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A.批评庸人,表在对庸人的不满。

B.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请愿,对无谓牺牲的遗憾。

【答案】C

【解析】结合语境及作者的创作背景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The train leave at 5. 00 p. m . We cant be late for it.

A. is to

B. would

C. must

D. ne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余冠英先生传略

蔡文锦

余冠英先生,1906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

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

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8月5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9月28日到达昆明。先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

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1999年7月17日,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

1945年震惊全国的一二·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清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

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

风雨如晦,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1952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上世纪50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等著作行世。《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诗经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此书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

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学校的教材。

1966年8月12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我想到死!我立即说:伯伯,你不能死!他一挥手:是啊,我不能死!《唐诗选》才编好,郑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1978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尤其是1981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蔚,不可小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注》前言云: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信赐教。

1995年9月2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摘自百度百科

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在注释中遇到难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摘自林东海《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余冠英在清华大学读书,先上历史系,后改国文系,既因为他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同时也因为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

B.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复校期间,余冠英曾先后主编《国文月刊》《语言与文学》等刊物,对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C.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在客观上激起了清华等高校师生的斗争激情。余冠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积极处理闻一多的后事。

D.作为一篇追忆先师的传记,本文语言淳朴、亲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余冠英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传主籍贯等信息的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上世纪50 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C.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朱先生文集编委,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D.文章将余冠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结合在一起,引用传主的语言与大量名人的评论,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的使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

E.余冠英近90 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文革时期。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

【3】作为一代学人,余冠英的一生和时代紧密相连,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韩不顾包括中国在内有关国家的反对,商定将于年内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称此举旨在于反制朝鲜为目的,其他国家不必忧虑。

B.蕨菜,茎细杆高,棕色细毛,叶为绿色,长大成茅草,幼叶幼茎可食,根含淀粉,能食用药用。性寒、味甜,有凉血止痛、降血压等功效。

C.中俄共同推进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建设,重点省州产能与投资合作,共同确定一批能提升区域整体合作水平的渠道。

D.某校组织的这次医学会议影响较大,邀请到了医学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教授,也邀请了多所其他医学院校的年轻学科带头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尤其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________靠了思想的能力,________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________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________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________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________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

A

/

不论

可能

足以

居然

B

因为

无论

/

足以

居然

也许

C

/

无论

可能

可以

竟然

D

因为

不论

/

可以

竟然

也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所指代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指代刘和珍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

B.然而,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不敢正视现实,并特别容易忘却历史教训。)

C.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痛苦,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它们指段祺瑞反动政府。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后死者指鲁迅自己。)

D.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者指苟且偷生的庸人,他们虽然也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也不曾忘怀烈士死难的悲哀,但没有行动起来。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________,数学在文化中的这一地位是不可移易的,________日益加强。有人认为数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________影响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似乎没有必要去争这个“中心”或“核心”的地位,________历史已经证明,________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文化是一定要衰落的,________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A

并且

而且

但是

而且

B

但是

并且

但是

而且

C

但是

而且

然而

并且

D

并且

而且

然而

并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于《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下了下面一些话,请阅读这些文字,然后根据要求答题。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认为执政府的屠杀和反动文人的言论会有两种结果,请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这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

一种结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