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从流域分布看,我国洪涝灾害最集中的流域主要有_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流域等,它们都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南沿海洪水的形成有可能和图中哪个天气系统有关  (    )

(3)当洪水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发生险情时中学生一般以避灾为主,不宜盲目参加抢险活动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C.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并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固定物相连,以免被洪水卷走

D.被洪水卷走时,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4)江苏省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任答两点,2分)  东部季风区(1分)

(2)C(1分)

(3)ABCD(1分)

(4)江苏省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1分)

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地势地平,排水较慢,特别是淮河下游排水不畅。(1分)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合肥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题 题型:069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材料二: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甲、乙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3)A省南部和西部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地区的资料和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6分)

发生省区
1953—1975年发生暴雨次数
黑龙江、吉林、辽宁
25—27
山西
27
河南
24
湖南、湖北
27—28
广东、广西
51—64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          和             地区。
(2)通过表可以看出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省区有                和            ,原因是                                                                       。
(3)比图和表,可以发现,            省暴雨次数比较多,但却没有洪涝灾害发生,说明的问题是                                                                 。
(4)对暴雨洪涝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                 ,具体防洪措施需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是指整治           ,修建           ,修建             ;非工程措施包括           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的        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图中的A和B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二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分析导致A图所示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主要原因。
(2)就水系特点而言,分析B图所示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云南景洪第四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下图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10分)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流域分布看,我国洪涝灾害最集中的流域主要有_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流域等,它们都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南沿海洪水的形成有可能和下图中哪个天气系统有关?_______。(填字母)

A.A
B.B
C.C
D.D
(3)当洪水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题,填字母)
A.发生险情时中学生一般以避灾为主,不宜盲目参加抢险活动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C.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并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固定物相连,以免被洪水卷走
D.被洪水卷走时,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4)江苏省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