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区域完整、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

  材料二 2005年11月22日-26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流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被迫停止供水4天。

  材料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11月2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双方均表示将密切配合,以应对松花江水体污染可能造成的影响。

(1)

下列有关松花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河流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B.

有凌汛现象

C.

流域内沼泽地广布

D.

每年春季和夏季水位较高

(2)

东北地区石油化学工业较发达,其布局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

哈尔滨市是受这次污染事件影响最大的城市,试分析该市受污染严重的原因。

(4)

图中A河流在发展内河航运方面有利条件有________,不利条件有________。

(5)

图中B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基地粮食单产不高但商品率很高,试分析原因。

(6)

材料三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根据中俄两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态度,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分布及其治理的认识。

(7)

请从工业区位、饮用水源、环保工程等方面,分析说明此次污染事件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答案:1.A;
解析:

(2)

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

(3)

哈尔滨位于污染源下游,且离污染源较近;其是松花江流域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水体污染造成城市居民饮用水供应紧张;该市工业众多,水体污染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4)

水量大 结冰期长

(5)

人均耕地多,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

(6)

共同性 松花江是中俄界河黑龙江的支流,国际性河流的上游受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国际合作。

(7)

  答案:水污染较重的化工厂不宜布局在河流上游的城镇,尤其是流经省区或国家较多的大河。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应有多种渠道,最好以不易污染的水源为主。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统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启动应急预案,把危害和损失减小到最小。

  思路与技巧:松花江流域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小。东北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有大庆、辽河等油田,为发展石化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该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哈尔滨受污染程度严重,与该市距污染源近,人口、工业众多等因素有关。图中A是黑龙江,B是三江平原。有些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时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球流域受到影响。回答第7题,可联系化工企业的区位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与净化、对环保工作的要求等方面来思考。


提示:

本题以热点材料和图示为设问情景,以某重点区域为载体,突出区域内有关地理因素的相互联系,综合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关内容。这也是本章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设计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鸿系列) 人教版 题型:069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2年全国有12个省级行政区出现拉闸限电,2003年全国有更多的省级行政区出现拉闸限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缺电省份)。

(1)简要分析①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2)②③两省是西电东送的电力输出省份,分析2003年造成两省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山西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呈外面向内单面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如图6-1-1)

(1)材料中“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的社会心态。

(2)同时这种房屋的形式也与当地的       自然条件有关。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    式样,北方地区以    式样为多;北冰洋附近地区的因纽特人,则有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建筑的    特殊房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客家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西晋以来几经战乱,他们辗转南迁,直到宋元时期迁到闽粤交界,形成独具特点的客家民系。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高达五六层的圆形、方形、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如图6-1-2)

(1)材料二说明    因素也可以影响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

(2)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受    因素的影响,建筑方式又与    因素有关。

(3)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       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房屋建筑的式样主要起到    功能。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族的      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1—3题。
材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随后余震不断,并产生一系列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之前的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造成15万人死亡。
地震及其可能的次生灾害示意图:
1、下列次生灾害,填入图中空格处,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
A.滑坡
B.泥石流
C.海啸
D.火山喷发
2、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     ]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3、根据图示信息,不会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A.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B.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
C.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D.地质灾害具有极大的伤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