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里描述曾经的塞罕坝景象:“由于近100多年来的环境破坏、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围场坝上变成了高原荒漠。一年就刮一场风,从正月初一刮到腊月三十。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多度,无霜期最短只有27天……”。如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到80%。2017年12月,联合国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读塞罕坝区域图和该区域西北到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坝下的承德市冬季最低气温是-18°C,而坝上地区低达-40°C,主要是因为坝上

A.纬度高B.海拔高C.冬季风势力强D.植被覆盖率低

2塞罕坝林场建设过程中,围场县经济发展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降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增大B.发展森林旅游业,第三产业产值上升

C.无霜期变短,农业产值比重上升D.沙尘暴日数减少,结冰期变长

【答案】

1C

2B

【解析】

不然呢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地理环境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由图可知,坝上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势力强,多大风天气,坝上冬季寒冷漫长,C正确;与承德市相比纬度稍高,海拔高些,虽然都能使气温降低,但都不是坝上出现极低气温的主要原因,AB错;坝上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80%植被覆盖率影响较小,D错。故选C

2结合材料可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北半球最大的人工林林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围场县可依托塞罕坝林场发展森林旅游、山野采集等产业,B正确;降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增大,沙尘暴日数减少,结冰期变长,都不是经济发展可能发生的变化,AD错;植被增加无霜期可能变长但不属于经济发展可能发生的变化,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值比重将会降低,C错。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问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耕地分类和评价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D. 学校分布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C为晨线,AB为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可能是_______

A.20°S,120°E B.20°N,120°E

C.23.5°N,60°W D.23.5°S,60°W

(2)根据以上判断,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若此阶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__(大、小)

(3)图上5个地点中(北京、惠灵顿、巴拿马城、摩尔曼斯克、圣保罗)一年中昼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_,地处北温带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流域部分河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图示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B. 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降水时间变长

C. 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D. 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2该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应为(  )

A. 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 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 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 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2从甲国最大港口(鹿特丹)至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

材料一 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1)请说出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且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高于乙地B. 受纬度影响,两地冬季气候温暖

C. 受西风影响,甲地年降水量低于乙地D. 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温暖广阔,珊瑚礁发育良好B. 地形复杂多样,风力地貌广布

C. 植被覆盖率高,常绿阔叶林为主D. 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80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和珠海这两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2010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和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下面左图为深圳和珠海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右图为霍尔果斯和喀什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从气候、水文方面,比较新疆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说明设立经济特区对区域的积极影响。

(3)与深圳、珠海相比,分析霍尔果斯、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7年12月6日,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了历史。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成高铁穿越了

A.地势第二、第三阶梯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2西成高速铁路线通车,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带动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B.推动了成都附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C.促进区域间物资调配和经济协同发展D.利于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32018 年春节期间,某游客从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传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A.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居民偏麻辣B.南段赏变脸艺术,北段看民间皮影

C.南段有棉纺布艺,北段多丝织锦绣D.南段多为半坡房,北段可见尖顶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