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等优势产区.还有阿克苏、昭通等重要产区.相比普通苹果.阿克苏苹果采摘期晚一个多月.以其独特的“冰搪心”被誉为新疆的“水果皇后”。而我国西南地区苹果同一品种较北方产区提前一个月成熟。下图为我国苹果部分重要产区及其优势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但出口量不到4%。近年来.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市场占有率上升较快,但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家相比.在国际苹果出口市场的相对份额与绝对份额.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苹果出口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出口苹果在质量、外观和营销绩效等方面的不足。

(1)比较山东丘陵和黄土高原发展苹果种植各自的优势条件。

(2)相比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为什么阿克苏和昭通等西南地区种植的苹果在市场上卖的价格更高。

(3)我国是苹果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如何增强我国苹果生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答案】1)山东丘陵:降水更多(水源更丰富),更靠近市场,交通更便利。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更强;位于内陆,夏季气温更高;劳动力和地价更低。
2)昭通生长期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阿克苏苹果品质非常好,质优价高。昭通纬度低.昭通等西南地区的苹果同一品种较北方产区提前一个月成熟,入市早,供不应求。
3)加强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改良品种,改善外观.提高质量;注重环保,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加强营销宣传。

【解析】(1)本题主要考虑区域差异以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地形土壤市场交能运输政策、劳动力、农业技术等山东丘陵:降水更多(水源更丰富),更靠近市场,交通更便利。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更强;位于内陆,夏季气温更高;劳动力和地价更低

(2)苹果卖价更高主要与苹果的质量以及上市赶时间有关,影响苹果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昼夜温差,生长期长短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阿克苏位于新疆,山于生长期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阿克苏苹果品质非常好,质优价高昭通等西南地区纬度低,苹果同一品种较北方产区提前一个月成熟,入市早,供不应求

(3)要提高我国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应努力做到“物美价廉”,并广为人知。因此应加强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改良品种,改善外观提高质量;注重环保,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加强营销宣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线路全长1432千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用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南水”进京,有效地缓解了北京市的用水紧张状况,但时至今日,北京市继续推行用水阶梯水价,其主要目的是 (填“引导家庭节约用水”或“加快‘南水’入户”)。

(2)有关该线输出地(甲)与输入地(乙)及沿线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主要粮食作物甲地为小麦,乙地为水稻

B.主要地形类型甲地为平原,乙地为山地

C.该线穿越了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D.该线跨越了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3) “APEC蓝”,用来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针对图中乙区域的雾霾,最主要的治理措施是 (填“优化产业结构”或“扩大企业规模”)。

(4) 2014年12月,我国在图中的乙区域实施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为此,小邓、小罗同学以“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小邓同学认为: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②小罗同学认为:不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为回归线附近某岛屿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乙为该岛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1】甲图中曲线①②③所代表的气象要素分别是

A.气温、光照、降水 B.降水、光照、气温

C光照、降水、气温 D.降水、气温、光照

【2】导致气象要素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地势高 B.东坡受暖流影响

C.东坡受海洋影响大 D.东坡多阴雨天气

【3】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纬度低 海拔高 受海洋影响大 地壳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50~2010年世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分类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1由表中数据可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是(  )

A. 保持不变 B. 增长变慢

C. 加速增长 D. 逐步减少

2气象类和非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  )

A. 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加速增长,而非气象类近40年变化相对较小

B. 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不大,而非气象类在逐渐减少

C. 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变缓,而非气象类基本不变

D. 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稳中有升,但增长幅度不大,而非气象类加速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萨赫勒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端的地带.位于北纬11°~20°之间,长6000多千米.宽450千米。萨赫勒地区虽然是半干旱地区.但人口相当稠密。2012年,当地人口超过3亿,而且增长迅速。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南部少数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有定居农业,主要种植花生和小米等,但人均收入低,粮食短缺严重,社会动荡和政治冲突较多,是世界上十分贫穷的地区。萨赫勒地区也是人地矛盾特别突出的地区。近几十年来.荒漠以每年48千米的速度向南扩张。

材料二 萨赫勒地区的气候资料。

材料三 下图为马里主要牲畜的数量。

(l)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原因。

(2)萨赫勒地区粮食为什么短缺严重。

(3)近些年来萨赫勒地区荒漠化非常严重,自然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左图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上右图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下图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结合图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上右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大运河沿岸江苏宿迁和徐州交界处的骆马湖.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曾有20多年的疯狂采砂史.导致水体中的氟化物含量逐年上升.接近生物界所能接受的临界值,还造成骆马湖水氮、磷含量升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已相对稳定的湖床形态.诱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2015年《关于禁止在骆马湖水域非法采砂的通告》发布,明确从当年6月l日起“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在骆马湖水域从事非法采砂活动”。经过一年整治.尽管水质已好转.消失了十多年的银鱼鱼汛重现,生态进入自我修复期,但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上.仍集中停靠着851条采砂船.因为没有明确的立法.也不能拆解采砂船.加之非法采砂带来的巨大收益,不免有人铤而走险,入夜后的偷采、盗采现象还在发生。

(1)在骆马湖过度采砂有哪些危害。

(2)怎样治理骆马湖的非法采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勒比海的岛国圣卢西亚有一个海湾叫苏弗里耶尔,当地人以捕鱼为生,几乎去圣卢西亚的每个旅游者都要去苏弗里耶尔旅游。来自其他岛的巡航船每星期三到达这里。这里有许多美丽的珊瑚暗礁,吸引了众多潜水者。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苏弗里耶尔海湾区域的开发过程中,当地存在进一步扩展捕鱼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的争议,据此填写下表。

(2)当地的环保主义者反对在苏弗里耶尔海湾区域发展旅游业,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旅游业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神狐海域可燃冰预计储量194亿立方米。图甲为“南海部分可燃冰分布及试开采位置”,图乙为“南海北部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海水透明度越高)。

材料二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其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短期接替能源。

(1)试分析在图中试开采点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的优势条件。

(2)海水透明度对海底地质探查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重要影响。分析图中试开采区比珠江口附近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南海地区大规模开采可燃冰?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