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右下图,回答35~36题。

                                   

35、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 ④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C. ①代表径流输送           

D.②代表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36、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A.该图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B. ④代表秘鲁寒流

C.丙处有大渔场                             D.②代表千岛寒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河流所在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左图“某地降水量”与右图“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回答35-36题。

35. 右图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6.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下图中四幅图(比例尺相同)中的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2)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左某地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                ,同纬度大陆东侧(纬度小于35°)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右图字母中的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典型的地区是                 ,在七大洲中缺少唯一该气候类型的是         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示意”。读图,回答5---7题。

5.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5%        B.35%

C.55%        D.75%

6.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7.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 [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3~5题。

3.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下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

4.据右图可知,日本“人口机会窗口”期约为

A.20年左右       B.35年左右

C.45年左右      D.60年左右

5.“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