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省区,分别是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其中粮食调出省9个、自给自足省4个,其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的80%。

材料2:“我国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

(1)根据材料1图中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2分)   (  )
A.南粮北运       B.东粮西运
C.西粮东运           D.北粮南运
(2)说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分布地区,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由材料2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粮食(2分)        (  )
A.播种面积减少    B.市场需求减少
C.人均消费增加    D.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4)导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2分)    (  )
①市场变化                 ②城郊农业和瓜果种植的发展 ③生态退耕 
④后备土地资源的增加       ⑤粮食进口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⑤
(5)试分析我国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7分)


(1)D
(2)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分布区基本上都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十分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3)A 
(4)B
(5)原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平地少,发展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有限;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使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粮食的生产能力较低。以上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粮食问题的产生。
措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应做到以下方面: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粮食单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性的粮食生产环境;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建立多元化的进出口渠道,调剂粮食的余缺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从材料1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北方的一些省份人均产粮较多,而南方的则较少,反映出北粮南运的格局。
(2)从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分布不难看出,东部季风区是主要分布地区,分析时可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
(3)比较各种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幅度,可以看出整体播种面积减少。
(4)其可能原因有生态退耕,转变为林地或草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随着市场的变化,城市郊区的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减少,而产值高的瓜果蔬菜等种植面积比重上升。
(5)分析我国的粮食问题可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方面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加强________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2: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3)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4)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的地质作用分析。(28分)

(1)分析①—④的地质作用或环境条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8分)
(2)判断A、B、C三处的地貌景观或地形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6分)
(3)分析Ⅰ、Ⅱ、Ⅲ表示的季节: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6分)
(4)“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帮助黄土高原治理环境,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简要说明这句话的道理。(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连云港、大丰港、洋口港是苏北港口群中的重要港口。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大丰港与洋口港共同的区位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大丰港、洋口港是苏北港口群中最为突出的港口,说出两港在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2分)
(4)苏北港口群是江苏“十二五”建设的重点,请你为苏北港口群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6分)
(5)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谈谈国家打造苏北港口群的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几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钦、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2:下图为“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3: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1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在古代是指________,在现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喀什所处的地貌属于__________,它是地球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4分)
(2)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6分)
(3)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城市化加速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1)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6分)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山东中学联盟
材料一 下图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蒙中经济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其中,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是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行业。比如两国合作对煤炭资源的开发,通过建立火力发电厂,把电能通过中国的输电网络输送给东北亚其他国家。
(1)说出该国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
(2)比较分析丙、丁两城市的环境承载量的大小及原因。(3分)
(3)简述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对中国和蒙古之利。(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林线有上限和下限之分。读中国高山林线上限海拔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中国高山林线上限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2) 在M山区东侧的某些区域,森林只出现在山顶及山腰,而山麓地带反而没有森林出现。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4分)
(3)东北林区是我国第一大天然林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大综合开发力度,请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