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2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B.G点C.H点D.K点

【答案】

1D

2D

【解析】

本题以经纬网图为背景材料,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若甲从G出发向北行保持方向不变,就相当于甲是沿着40° W向北走的,由于地球上的所有的经线都是在南北两极点相交的,可知如果甲保持着向北的出发方向不变,其最终是偏离出发点G的,可知甲最终无法回到原出发点G的;可知AC错误;若乙从G地出发保持方向不变向东行,就相当于沿着赤道向东行的,那么可知乙最终是可以回到出发点G地的,可知B错误,故D正确。

2读图可知E点的地理纬度为40°N,可知该点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故A错误;读图可知G点的经度为40°W,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知识可知其是位于西半球的,故B错误;读图可知H点的地理纬度为20° S,可知其是位于南半球的,故C错误;读图可知K点的地理纬度为20°N,该纬度是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北半球的,其经度为20° E,可知其是位于东半球的,故D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160° E为界的,20°W160° E为东半球的区域,其余为西半球的区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险旅游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利用多种专业的户外装备,完成具有刺激冒险性的新型旅游。青岛崂山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山光海色,道教名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海相连,山光海色。近年来崂山旅游景区开展了多项探险旅游项目。

分析青岛崂山发展陆上探险旅游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_____

A. A—D—E B. A—C—D C. D—E—C D. E—D—C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

A. 大气吸收A辐射减少    B. 大气吸收D辐射增多

C. 地面吸收E辐射减少    D. 地面吸收C辐射增多

(3)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A._____D._____E._____

(4)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通过_____ (字母)实现的。

(5)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___________

(3)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所在地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B. 天津市

C. 上海市D. 重庆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和N两点之间纬线长度约是(   )

A.4440千米B.3330千米

C.2220千米D.1820千米

2若一架飞机从N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M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B.先西北再西南

C.一直向西D.先西南再西北

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为(  )

A.(60°N,80°E)B.(60°S,100°E)

C.(30°S,100°E)D.(60°S,8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 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

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 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

A. 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 高温多雨的气候

C. 降雨强度大 D. 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乙 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

A. 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 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 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 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乙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 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 绿洲种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 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 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速公路通过地势较高地段时,常需要开挖山体以使道路平直通过,由此形成裸露的高边坡,坡面上的植被自然恢复非常困难。下图为北京境内某高速公路的一段高边坡植被人工修复图。

说明高边坡植被难以自然恢复的原因及进行人工修复的可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