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地图

材料二:据众多媒体报道,目前,大约有6.5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开展经济活动,台商大多选择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投资基地。

(1)台湾自古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从地理学角度加以阐述。       (4分)

(2)台湾省多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台湾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答案】

 

(1)①台湾海峡最窄处仅130千米,且台湾海峡原为陆地,台湾岛属于大陆岛。(2分)②台湾岛上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他们的祖先是从福建和广东迁移到台湾的,文化习俗基本一样。(2分)

(2)地震、火山  (2分) 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动剧烈 (2分)     

(3)地形 (1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台湾岛原来和祖国大陆是连在一起的,由于历史时期该地区的地壳下沉,被海水淹没,形成台湾海峡,未被淹没的部分即台湾岛,而从人口、民族、文化角度分析都与大陆基本相同。

(2)台湾岛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3)台湾山脉南北纵列,故台湾的交通线多呈南北延伸。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台湾岛的地形、地质灾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黄河三角洲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沿黄河经济带交汇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全国性优化配置,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今后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的变化,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小是将会增长。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2)目前,黄河三角洲有34.7万公顷荒地和12万公顷滩涂有待开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如何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

(3)黄河三角洲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试分析该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陕西省师大附中、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9年12月11日《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09-2020)》公布。规划设计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及雅安名山乐山峨眉山市及夹江县等51个区(市)县,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该城市群定位为我国“战略第四级”的双核之一。
材料2.成都平原城市群以西是我国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自东北向西南沿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其以西为60-70公里,以东则在50公里以下。断裂带边缘的雅安降水丰富,有“天漏”之称,也是大熊猫的故乡之一。
(1)雅安是四川的多雨中心,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试比较两地多雨原因的异同。(12分)
(2)分析说明龙门山一带规划为生态旅游带的依据。(6分)
(3)从区域特征入手,分析成都、德阳、绵阳市等51个区(市)县能够打破行政区划 统一规划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浙江温州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国际奥委会于09年10月2日在丹麦投票选出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举办权,这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南美洲气候类型和人口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巴西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增长率的变化

材料三:巴西的土地利用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西城市化的特点。
(3)河流两岸常多城市发育,但甲河沿岸地区城市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4)近年来我国从该国大量进口铁矿资源。该运输主要路线为:
大西洋——       角——       洋——       海峡——南海——我国沿海港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读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6分)

(2)据材料一中的右图,说明该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海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一典范。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海南商品大集”上,海南火山香米俏销的局面让生产商措手不及,每斤16元的高价也没有挡住消费者购买的热情,生产商不得不紧急从海南空运新货。

(1)东北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大米质地优良、商品率高,请分析其原因。    

(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前者,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后者)(4分)[

(3)材料表明,海南现在也能生产出优质大米,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但与东北地区相比,海南要做大做强有机大米产业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