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回答下题:

(1)

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

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

冬季风的势力强,影响范围扩大

D.

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2)

防治荒漠化的重点应放在

[  ]

A.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D.

治理严重荒漠化的土地

(3)

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答案:1.B;2.A;3.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题: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28%,而且还在扩大,我国也不例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B题: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1)依据上图中字母的含义(图中的字母与下列字母的含义一致),将选项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 对抗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

A        B        C        D        E         F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完成第6~8题。

材料一:2011年8月5日新闻,宁夏公路交通建设本年度计划投资6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1~7月已完成投资46.8亿元。

材料二: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8%,近4亿人口受到沙漠化影响。

材料三:我国西北内陆某地区示意图。

6.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壳运动,地势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7.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发展加剧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8.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7分)A题: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28%,而且还在扩大,我国也不例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4分)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分)
B题: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1)依据上图中字母的含义(图中的字母与下列字母的含义一致),将选项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用一次)(6分)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 对抗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
A       B       C       D       E        F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单选)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浙东北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7分)A题: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28%,而且还在扩大,我国也不例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4分)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分)

B题: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1)依据上图中字母的含义(图中的字母与下列字母的含义一致),将选项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用一次)(6分)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 对抗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

A        B        C        D        E         F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单选)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