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枝花地区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之说。攀枝花地区生产各种热带、亚热带水果,目前当地政府将发展水果作为重点脱贫项目之一,同时将一些贫困的农村人口实施搬迁,其中攀枝花市是重要的接纳地。目前攀枝花地区的水果产业正蓬勃发展。下图为攀枝花地区示意图。

(1)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都能找到种植区,试说明其自然原因。

(2)目前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蓬勃发展,试说明其社会经济条件。

(3)攀枝花地处两条河流交汇处,但果农的灌溉缺水问题比较突出,试说明主要原因。

(4)简析攀枝花部分山区易地搬迁扶贫优于就地扶贫的地理原因。

【答案】(1)攀枝花地处亚热带,适合也热带水果生长;干热河谷地区,气温偏高,适合热带水果生长;境内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海拔高适合温带水果生长。

(2)交通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发展;电商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销售渠道增多;政府政策支持。

(3)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与农业需水存在时间差异;当地山高谷深,果树大多种植在坡地,位置较高,距河较远,取水不便;地形崎岖,提水和引水困难,修建相关工程成本及造价较高;部分水果生产需水量大。

(4)节省扶贫资金投入(山区地形起伏大,就地扶贫资金投入大,扶贫难度大);搬迁到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或城市),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搬迁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产环境);人地矛盾减轻,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都能找到种植区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多样角度分析。据材料并结合图示可知,攀枝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亚热带水果种植;位于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地区,气温偏高,因此适合热带水果生长;据图可知,境内多山地地形,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大,因此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海拔高适合温带水果生长。

2)农业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包括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据材料可知,目前当地政府将发展水果作为重点脱贫项目之一,说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随着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发展,使得其市场大为扩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新颖销售方式的出现,例如电商的发展,销售渠道增多。因此使得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在攀枝花蓬勃发展。

3)果农的灌溉缺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应从需水量大、用水困难等方面考虑。攀枝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与农业需水存在时间差异;同时当地山高谷深,而果树大多种植在坡地,位置较高,距河较远,因此取水不便;境内多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此提水和引水困难,当地经济较为落后落后,修建相关抽水工程成本和造价较高;以及部分水果生产需水量大。

4)攀枝花部分山区异地搬迁扶贫优于就地扶贫的地理原因应着重从攀枝花大部分地区位于山区方面分析。山区地形起伏大,就地扶贫资金投入大,扶贫难度大;异地搬迁扶贫,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

(1)分析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2)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推测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水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值是固定的

B.人口迁入发达国家将促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C.一个地区同一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其人口合理容量

D.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砂石资源是目前全球需求量较大的自然资源之一。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加坡的陆地面积从约580平方千米扩张到约720平方千米,与此同时,新加坡砂石人均进口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其砂石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图a为新加坡砂石进口主要线路示意图,图b为位于马来西亚的某砂石产地简图。

(1)简述新加坡近几十年来砂石需求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2)据图a说明新加坡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砂石的理由。

(3)分析图b所示区域河流下游及入海口地区砂石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4)近年来,马来西亚减少甚至停止向新加坡出口河砂。请从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的角度说明马拉西亚此举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帕图斯湖是雅库伊河和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海水作用( )

A.沿岸流自南向北搬运泥沙B.波浪不断侵蚀沿岸泥沙

C.波浪使泥沙平行海岸堆积D.沿岸流提供丰富的泥沙

2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 )

A.增加风暴潮冲刷海岸B.可作为港口防波堤

C.长度与宽度不断减小D.沉积物质颗粒杂乱

3推测帕图斯湖( )

A.随时间变化面积越来越大B.流域植被恢复可减缓沼泽化

C.径流增大湖泊深度也增加D.渔民人工养殖可减缓沼泽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西气东输工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输气管道途经的③地,若不注意水土保持,易造成生态破坏

B.输气管道途经的①②地,气候干旱,一般不易出现生态问题

C.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③④地因森林破坏而造成的生态问题

D.西气东输工程会造成沿线地区植被破坏,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百害而无一利

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具有利用潜力无限的特点B.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均衡性

C.区域间的资源分布和需求的不平衡D.资源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气压中心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亚洲高压,因空气强烈受热收缩下沉而形成

B.乙为被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C.乙为阿留申低压,其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甲切断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2此季节,有关丙、丁两地的风向或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A.丙地盛行东南风,温暖湿润B.丁地风向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丁地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D.丙地风向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弧PA是______,弧PB是______。(填晨线或昏线)

(2)图中表示12:00的经线是______,18:00的经线是______

(3)60°N的昼长是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

(4)若图中经线NC的经度是180°,那么此时全球处于昨天和今天的比是______

(5)下列选项能正确反应该图节气和日期的是______

A.夏至,3月21日B.冬至,6月22日

C.夏至,6月22日D.冬至,12月22日

(6)此时,北京(40°N)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北京比福州(26°N)的昼更_____

(7)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福州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机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大部分沼泽水是淡水,而干旱区的沼泽多形成盐沼。从地貌类型上看,盐沼属于沼泽性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274mm,蒸发量为1200~3500mm,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湿地群,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人口持续增加,城镇不断扩张,加剧了其脆弱生态环境的变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盐沼、湿地分布示意图。

(1)指出柴达木盆地盐沼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 并分析有利于盐沼形成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有专家认为, 盐沼是上天赐给柴达木盆地最珍贵的礼物, 请说明理由。

(3)近年来, 柴达木盆地盐沼正面临着不断萎缩甚至消失的威胁, 试推测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