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下图为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材料二: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材料三: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需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线,完成下列问题。

1.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 B. 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

C. 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 D. 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

2.下列四地中,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 )

A. 甲地 乙地 B. 乙地 丙地 C. 丙地 丁地 D. 甲地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问题。

1.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 流程长,较稀疏 B. 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 水质清,无结冰 D. 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2.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A. 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B. 一月均温0℃等温线

C.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 年800mm等降水量线

3.下列农作物中,在甲河流域分布较多的是

A. 棉花 B. 甘蔗 C. 甜菜 D. 青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 (1)→(2) B. (2)→(3)

C. (3)→(4) D. (4)→(5)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A. 尼日利亚 B. 韩国 C. 古巴 D. 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 (1) B. (2)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第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甲图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商品率高

C. 科技水平高

D. 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2.在乙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和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

A. ①大棚蔬菜 ②有机茶 ③饲料作物 ④花卉

B. ①有机茶 ②花卉 ③大棚蔬菜 ④饲料作物

C. ①饲料作物 ②大棚蔬菜 ③有机茶 ④花卉

D. ①花卉 ②饲料作物 ③有机茶 ④大棚蔬菜

3.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 交通的发展

C. 技术水平的提高

D.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都很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

C. 植被丰富 D. 市场广阔

2.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暖 ②科技进步

③劳动力向北迁移 ④南水北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与东南沿海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特点有( )

A. 科技水平低 B. 小农经营

C. 机械化水平高 D. 单产高商品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是数码是

A. ④和⑤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⑤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空气受热下降 D. 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