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同答25~26题。

25.下列各地中最有可能形成湿地的是

A.庚地         B.丁地      C.辛地    D.戊地

2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戊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可能形成荒漠

B.庚地距海洋远,但地下水丰富,可能形成绿洲

C.图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可能冬温夏凉,全年湿润

D.图中辛地以东的区域,植被可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AC  CD


解析:

图中庚、辛两地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持平,因此最有可能形成湿地。

图中海拔只有1O米。为海滨沙丘,不可能起到阻挡西风的作用,庚、戊两地距海不到300米,不可能形成荒漠或绿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沿我国城市甲(25°N)和城市乙(26°36′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河是发源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国际河流,读图同答下列问题。

1.城市甲位于城市乙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云雾较多,年太阳辐射弱

B.乙地地表崎岖,地表水下渗现象较为严重

C.1月气温甲地较乙地低

D.甲、乙两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3.乙地所在省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冲刷  ③流水溶蚀  ④气候干旱  ⑤毁林开荒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沿我国城市甲(25°N)和城市乙(26°36′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河是发源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国际河流,读图同答下列问题。


1.城市甲位于城市乙的


  1. A.
    东南方
  2. B.
    西南方
  3. C.
    东北方
  4. D.
    西北方

2.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甲地云雾较多,年太阳辐射弱
  2. B.
    乙地地表崎岖,地表水下渗现象较为严重
  3. C.
    1月气温甲地较乙地低
  4. D.
    甲、乙两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3.乙地所在省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冲刷 ③流水溶蚀 ④气候干旱 ⑤毁林开荒


  1. A.
    ①③④
  2. B.
    ③④⑤
  3. C.
    ②③⑤
  4.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