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2.若图中大圆代表中国某一省区,A和B分别为该省区的某两部分,且A到B的方向为该省的人口迁移方向,目前影响本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与B地代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经济因素,农村B.自然因素,城市
C.社会政治因素,矿区D.经济因素,城市

分析 主要考查了人口的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从中西部到东部;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从农村到城市.

解答 解:从A迁到B,表明B为城市,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的迁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B(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关陕西省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迁出区环境承载力低
B.通过移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C.移民后移出区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D.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十一”黄金周期间,大批广东游客前往崀山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A.国内人口流动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国际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图中箭头最可能代表的是(  )
A.高科技新产品B.人口迁移C.产业转移D.资金和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们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们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交通通信发展相对扩大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读“2010、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与排名”图,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安徽、江苏、浙江,转变为2010年的安徽、江苏、河南,试解释发生此变化的理由: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留在当地.
(2)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3)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