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比例尺为1/2000,数字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区较适宜种植(  )

A. 甜菜B. 天然橡胶C. 青稞D. 茶树

2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  )

A. 800mB. 1500mC. 1800mD. 2500m

【答案】

1D

2A

3B

【解析】

试题

1】图示我国西南1月平均气温曲线,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上,是亚热带气候区;适合种植茶树;甜菜适合中温带气候区,主要在我国东北、西北;青稞适宜温凉气候,主要在我国青藏高原;天然橡胶是热带植被,在我国主要在海南和西双版纳。选D正确。

2】图示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图示甲气温低于两侧,为山地,a在甲山西南,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在甲山的东北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乙是闭合等温线,且温度高于四周,是盆地地形,c在盆地东南,d在盆地内部,受季风影响小,降水都较a少。选A正确。

3】图示温差是2℃,甲的温度-2℃-0℃,乙的温度6℃-8℃,甲乙两地温差6℃-10℃;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甲乙两地海拔高差约1000-1700米。选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宝钢区位选择的主导条件是

①接近原料、燃料地

②廉价劳动力多

③靠近消费市场

④水陆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鞍钢和宝钢的布局变化说明

A. 原料地和燃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增强

B. 交通不再是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C. 劳动力的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仍然很强

D.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 956 km。川藏铁路2014年开始建设,计划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全长1 629 km。该铁路客货兼运,施工难度大,难度最大的路段是康定—林芝段,建成后全程耗时只需8小时。

材料二 西藏的主要物质支持区是四川盆地,拉萨—林芝一带是西藏人口最多的区域。林芝,平均海拔3 100 m,藏语意为“太阳宝座”,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材料三 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 川藏铁路沿线清洁能源丰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2) 从自然条件看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林芝被称为“太阳宝座”的原因是________。

(4) 有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修建水电站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5) 有专家说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说说该专家的推断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 1970~1976年 B. 1977~1984年

C. 1980~1989年 D. 1989~2000年

2该支流流入(  )

A. 黄河 B. 长江

C. 辽河 D. 黑龙江

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 建设用沙量增加

B. 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 连续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水淹没范围扩大B. 泥沙沉积湖底抬高

C. 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D. 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

2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  )

A. 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B. 湖底会持续降低

C. 减少本省水资源利用量D. 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2017我国四大城市群分季度新流入人口占全国总流入人口的比例图”。读图回下面小题。

1关于四大城市群人口流入比例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珠三角城市群高于其他城市群B. 成渝城市群全年各季度变化最小

C. 四大城市群第二季度都比第一季度高D. 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变化趋势相似

2目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历史文化B. 自然环境C. 户籍制度D. 经济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局部地图,完成:(10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属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 省境内; 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

B. 图中河谷横剖面岩层年龄从中心向两侧不断变老

C. 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D. 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2】关于图中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 冬季盛行西南风

3】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a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b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图b中甲地(海拔1 800米)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简要说明图中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2)比较爱德华湖盆和维多利亚湖盆的主要地质成因的差异。

(3)比较维多利亚湖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据表简述图b中甲地的主要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