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材加工主要包括“锯割加工—研磨抛光—切断加工—凿切加工—火烧加工—辅助加工及检验修补”等环节,生产过程水、电消耗量大。

贵州安顺市(下图)致力于推动当地石材产业发展,但目前石材加工制成品多为单一板材,异形石材、家装家饰、文化雕刻等高附加值产品比较缺乏。现已初步探明安顺市石材共有17个品种,资源量约为6.98亿立方米。

(1)分析安顺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析石材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请对安顺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水能丰富,煤炭储量丰富;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

(2)开采石材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石材加工过程中,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矿堆放会占用、破坏大量耕地;长期过度开发会引起石材资源枯竭等。

(3)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原料、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对石材开采区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外运能力。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石材产业需考虑石材且生产过程水、电消耗量大。安顺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距离乌江近,乌江水电站水能丰富,同时安顺在贵州省,贵州省煤炭储量丰富,能源充足;这里山地广布,地形复杂,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这些都是安顺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石材产业发展必然会采石,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生产过程中耗水加工等会造成水污染、大气粉尘污染;随着大量石材开采,会导致石材资源枯竭等。

3)安顺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的原则,要从科学开采、增加附加值、做品牌开发而不做数量战、开采过程监管、尽可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等角度考虑。具体做法有: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原料、水资源利用率;对石材开采区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加强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外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海域洋流为典型的季风洋流,夏季呈    时针方向流动。

(2)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模式,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3)图中山地的成因为处于板块的      边界;该山地南坡的基带为          

(4)分析印度中部及北部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类型及其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美国人口构成情况图,完成 下面小题

1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 特点是( )

A. 自然增长率高 B. 人口呈负增长 C. 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D. 人口死亡率低

2美国人口构成对美国的积极影响是( )

A. 交通通达性提高 B. 文化多样化 C. 劳动力数量减少 D. 自然活动空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典型题】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91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

B.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C. 河水输入塔拉沃水库后,还要逐级提水

D. 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

2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  )

A. 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不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

B. 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

C. 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扩大

D. 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中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区是

A. B. C. D.

2下列对乙地区农业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原、丘陵区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B. 大平原区农田成片,商品谷物农业盛行

C. 生长期水热充足,发展棉花种植业,但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趋势

D. 利用地中海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类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下图为利马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 寒暖流交汇处,常形成海雾

B. 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暖湿空气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 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悬浮颗粒多,水汽易凝结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不同,成因也不相同

B. 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 甲处降水多因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D. 乙处降水的水汽来源与信风有关

3与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甲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甲处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B. 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 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D. 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坑院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下图为地坑院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坑院建造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 年降水量偏少 B. 土壤直立性强

C. 森林覆盖率高 D. 地势相对平坦

2地坑院主要分布地区需要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A. 土壤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石质荒漠化 D. 土地沙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D.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

A. 风力堆积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

3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B. 经营方式粗放

C. 水利工程量大 D. 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 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 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 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 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 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