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陆性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 只在亚洲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乙

C.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D.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

2.形成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因素 ②大气环流因素 ③下垫面因素

④人类活动因素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进行梯田开发建设,最合理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

A. 气候变化 B. 河流整治

C. 交通便利 D. 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2.新的运营模式(    )

A. 增加产品库存 B. 增加销售环节 C. 依赖信息联系 D. 增加销售成本

3.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四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国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丙、甲

2.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B. 乙国人口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

C. 丙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降低

D. 丁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B. 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国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国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高二3月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为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沈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高二3月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一深秋的夜晚,在一开阔草坪上放两张深色的纸张,在纸上压一石块以免被风吹走,将一把雨伞打开遮住其中一张。到第二天清晨,发现没有被雨伞遮住的那张纸上凝结了露水,有伞遮住的纸上没有露水。这个实验模拟了大气的

A. 成云致雨的过程 B. “遮阳伞”作用

C. “防弹衣”作用 D. “保温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消息:日前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省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1)山西省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请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下图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写出E、F代表的工业部门。试分析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地理四大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洪涝灾害 B. 乙—土壤肥力

C. 丙—灌溉水源 D. 丁—生长积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甲图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乙图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

(4)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_______苏中地区_________苏北地区_______。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