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的为地球表面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C.丁地气温高于甲地

D.丙地气压高于乙地

2.若此图表示的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城市

B.乙地为郊区

C.①地布局化工厂有利于污染物的排放

D.②气流上升使城市的降水略多于郊区

3.若此图表示部分地区三圈环流,①地的风向为西北风,则(    )

A.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中纬环流

B.甲地为极地高压带

C.乙地为赤道低压带

D.①风由高纬吹向低纬

4.若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图,甲地表示的是亚欧大陆,则(    )

A.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①的风向为东南风

C.①带来的冷气团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干燥

D.乙地的气压中心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的西部)

 

【答案】

 

1.B

2.D

3.A

4.C

【解析】

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乙处气温大于甲处;气压甲>乙>丙>丁。选择B项。

2.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的是城市,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的是郊区。②气流上升使城市的降水增多,①地布局化工厂将污染物流回城市,不利于污染物的排放。选择D项。

3.根据三圈环流的流向及盛行风的方向。①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属于南半球中纬环流。选择A项。

4.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图,甲地表示的是亚欧大陆,则风是陆地吹向海洋,是冬季的特征。形成是西北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带来的冷气团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干燥。选择C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小题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一般情况下,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花岗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1.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变质作用

C.丙——沉积作用                        D.丁——冷却凝固

3.主要由图中M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维苏威火山                           B.东非大裂谷

C.喜玛拉雅山                           D.长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2.图中②表示的是(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重熔再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