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
(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分析 (1)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对比该图图回答即可.
(2)结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我国的人口分布(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进行判断.
(3)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不仅看人口密度,而且主要看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

解答 解:(1)读图可知,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2)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东大西小)呈负相关.
(3)人口数量与分布或者说人口承载力、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人口数量和分布.
故答案为:(1)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2)相反(负相关).
(3)人口数量与分布或者说人口承载力、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人口数量和分布.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背景材料及示意图进行回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资源匮乏  ②人口制度  ③国内移民  ④社会经济.
A.④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乙与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A.原始型和传统型B.现代型和传统型C.原始型和现代型D.传统型和原始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方法是出生率-死亡率.
(2)图中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①、④两阶段,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两阶段是②、③.
(3)第二阶段为高增长阶段,该阶段人口出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4)我国已基本进入增长减缓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严重老龄化B.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C.人口分布不平衡D.人口素质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北京市总面积为16807.8平方千米,1993年的人口总数为1051.2万人,北京的人口密度是(  )
A.16平方千米/人B.625人/平方千米C.625平方千米/人D.16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与 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B.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C.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该省十年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利工程移民增多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