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1. A.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2. B.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3. C.
    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4. D.
    从“四海为家”到安土重迁
D
解析:
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方向为: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文化景观的形成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其特点往往与当地环境特征相适应。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态和功能,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篷式住宅,以毡房最多见。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1)试分析蒙古包“春洼、夏岗、秋平、冬阳”迁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文化景观的形成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其特点往往与当地环境特征相适应。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态和功能,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篷式住宅,以毡房最多见。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1)试分析蒙古包“春洼、夏岗、秋平、冬阳”迁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走西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1?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4分)  

2)读图甲,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8分)  

3)据图乙、表1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8分)  

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文化景观的形成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其特点往往与当地环境特征相适应。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态和功能,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篷式住宅,以毡房最多见。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1)试分析蒙古包“春洼、夏岗、秋平、冬阳”迁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两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8)下图为某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多项选择)

A.该山南坡的白然带比北坡丰富

B.该山北坡相对高度比南坡高

C.该山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

D.该山是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