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
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
【小题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C.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D.减轻运输压力,节约运输费用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现代工业空间联系是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工厂之间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进而可能形成工业地带。图示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小题2】该地产业联系密切,工业排放的废弃物得到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降耗减排。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联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其目的均为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发展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知识小结】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集聚的好处:
①相关产业集中,便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②降低运输成本及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缺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2.工业分散的好处:
①各种零部件工厂能选择最优区位布局生产、降低生产成本;②环境污染小。
缺点: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胜利油田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69

自然地理部分

地图能力测试题

自然地理部分

1、地图能力测试题

S市所在国家是________,地形区为________。三幅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________,空间范围最小的是________(以图中城市字母代表)。

2、地球运动知识能力测试题

崇拜太阳是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传承文化。某河流漂流探险队,希望能在90天的时间里都有太阳神的保佑进行漂流,即正午时分都在无日影的环境下漂流。他们应在本题中哪条河流进行漂流(河流名称)?漂流从哪天开始,哪天结束?请简述理由。

3、大气环境知识能力测试题

“飓风”在《地理词典》中注释为:“泛指其有狂风的任何热带气旋及风力达到十二级的任何大风”。在本题提供的“飓风移动路径”图示中,飓风登陆时,陆地沿海吹什么风向的风?在本题提供的另两幅地图所示地区是否也具有此现象?

4、陆水环境知识能力测试题

S市所在地区河口,中间有一狭长岛屿把河口分为南支和北支,北支水深0-2米,南支水深5-7米。专家预测若无人为力量干预.该岛将可能与北岸陆地相连。

请说出该岛屿的名称及成因,并解释南支比北支的河水深的原因。

南支河水已经很深了,为什么年年还需要进行人工疏浚?请说明理由。

S市所在地区河口水文站的计量数据表明,近十几年来,该河输沙量较历史水文资料有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原因。

5、自然资源知识能力测试题

S市所在地区的东南海域有该国最大的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6、灾害地理知识能力测试题

2011年3月11日,人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8.8级地震,此次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S市一位投资海水养殖的朋友打电话咨询,担心海水污染会影响到S市海域。我们应用哪些海洋知识可以帮助他打消顾虑,放心把海洋养殖事业搞下去?

人文地理部分

7、人口、民族及文化景观知识能力测试题

Y市所在国家的主要居民为________(民族)人,该民族属于________色人种,该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大洲的区位)。

试分析Y市所在国家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8、聚落及城市化知识能力测试题

读图分析Y市和S市港口的区位有何不同?近年来S市港区逐渐向河口及南部海湾中的岛屿迁移,其他国家的这类港口也有同样的发展趋势。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9、工农业生产知识能力测试题

S市郊区是传统的棉花产区。早在七百多年前,这里的松江府就成为该国的棉纺织中心,到了近现代S市发展成为该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1952年该市郊区棉花种植面积达216.5万亩,而1990年仅为19.4万亩。试分析S市郊区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及该地区种植优质棉花的不利气候因素。

10、地域联系知识能力测试题

Y市国家境内一运河是沟通印度洋与大西洋间的海上航运捷径。请在下图(左上图)中描出该运河并加注该运河的名称;在世界地图上绘出由黑海航经土耳其海峡、该运河、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至日本的海上航线。

11、旅游地理知识能力测试题

旅游业是Y市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请你举例说明该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资源条件。

台湾游客赴S市相邻地区旅游,多数人都要去拜谒________,请你说出他们前往的理由。

12、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知识能力测试题

Y市国家的长绒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产区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这里土壤肥力在下降;沿河土地盐渍化加重;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大的后退距离达1-2千米;河口近海地区的鱼类资源也在减少。试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龙东高二下学期高中教学联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区域的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大部分属于    农业,其农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是靠  的投入获得的。
(2)图中F为    山区,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农业生产中应发挥      资源优势,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        
(3)A处为       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果树为    
(4)E山脉南侧与北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5)D处是我国          (地形区)的分界线,B地区有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        
(6)C平原区是我国       (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黑龙江龙东高二下学期高中教学联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区域的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大部分属于    农业,其农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是靠  的投入获得的。

(2)图中F为    山区,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农业生产中应发挥      资源优势,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        

(3)A处为       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果树为    

 

(4)E山脉南侧与北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5)D处是我国          (地形区)的分界线,B地区有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        

(6)C平原区是我国       (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某区域发展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图中所示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_____和_____,其中面积不断扩大的是,该地域以生产活动为主,该地域与
         另一地域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空间分布形态来看,农业表现为_________,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_____和____,城市和工业表现
         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区域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自古以来,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主要从事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方式,按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但该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简述其主要原因。

 (3)目前,该地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乳产品产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试判断该地区乳品加工业的工业布局类型名称;简述该地区乳产品产量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4)截至到2006年底,该地区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50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1/5,居全国第一。这里是中国“十一五”期间拟开工建设大型风力电场的重点区域,到2010年全区风力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超过500万千瓦。试说明风能的主要优点和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