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 )

A.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B. 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

C.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D. 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材料二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城镇空间结构将来大致呈现“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特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下图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下左图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下右图中的箭头a和b表示江苏省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 。

(2)1998~2010间,苏北城镇化速度较苏南城镇化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20中,表示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方向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江苏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完成。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素质低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 人口增长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左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右图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左图分析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哪三个方面?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使用再生纸 ②垃圾分类回收 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④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辽宁省作协体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试卷 文综地理 题型:选择题

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一座座工业厂房正拔地而起,以前满目的低丘、缓坡、荒滩,已变身为集中连片、错落有致的“坡地工业”区。近几年,承德市通过山地整治,累计新增建设用地近万亩,吸引了雨润集团等28个项目落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承德双滦区发展“坡地工业”的直接原因是

A. 山地面积大 B. 工业用地少

C. 人均耕地少 D. 林地面积大

2.承德双滦区大量发展“坡地工业”,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减少了坡地的水土流失 B. 缓解了城区的交通压力

C. 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成本 D. 提高了企业的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 T1→T4 的变化过程被称为逆城市化 B. 城市数目由少到多,面积由大到小

C. 该过程中农村人口比重逐渐上升 D. ③城市最有可能成为该地新的中心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