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冬季的是图 ,A 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2)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从商品率、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方面说明 其主要特点

(3)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

【答案】(1)图甲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水稻种植业 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3)夏季高温多雨,劳动力丰富

【解析】

考查季风成因,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

(1)读图可知代表冬季的是图甲,A季风是南亚季风,其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从商品率、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方面说明其主要特点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3)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夏季高温多雨、劳动力丰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2017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按照气象学标准,立春实际上是迎春。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以上为人春)大致在

A. 秦岭—淮河一线 B. 海南海口到台湾高雄一线

C. 太行山—燕山一线 D. 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当地气候变暖

C.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 当地降水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土林一般形成于

A. 高原塬面 B. 石灰岩台地 C. 谷地或盆地 D. 山顶

2】【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作用 B. 物理风化作用 C. 重力崩塌作用 D. 风力沉积作用

3】【3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

A. 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

B. 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

C. 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D. 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处地形是_________,②处地形是________ 。

(2)站在C处能否直接看到丙村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村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①处河流流向是_________。丙村落海拔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_。

(5)两位同学分别在某山地的A、B两处测量当地的温度,测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微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下图为某微农场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科技 C. 政策 D. 劳动力

2在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生产旺季,下列城市微农场中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 上海 B. 北京 C. 济南 D. 郑州

3如果在城市地区推广微农场,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削弱太阳紫外线辐射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增强城市雨岛效应④减轻水源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的面积约为(  )

A. 0.43 km2 B. 4.3 km2

C. 14.3 km2 D. 143 km2

2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B. 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

C. 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 D. 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2下列关于图中西海岸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沿岸地貌轮廓破碎,有利于西风伸入,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B. 交通建设受技术限制,没有横跨山脉的交通线

C. 处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边界,地热资源丰富,地质灾害频发

D. 沿岸洋流流经地区多暖水鱼类,渔业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市主导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A. 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

2图中乙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文化区 D. 行政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