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右图示意左图中①②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①②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

A.富士山区B.落基山脉

C.东非大裂谷D.墨累—达令盆地

2与图中③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A.动物复杂程度B.植被产草量

C.流水侵蚀力度D.岩石风化程度

【答案】

1B

2D

【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A项错误;落基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B项正确;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C项错误;墨累-达令盆地是印度洋板块内部的向斜盆地,D项错误。综合分析,B项正确。

2根据右图可知,③处地势在逐渐增高,①③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随着①③之间地势的逐渐增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ABC项错误;而随着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强。故D项正确。

通过经纬网和海陆轮廓,确定该地为南美洲中南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中国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草地 C. 建设用地 D. 未利用地

2该河最有可能是

A. 塔里木河 B. 松花江 C. 淮河 D. 珠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____ __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 ____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结合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B. 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C. ②洋流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D. 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2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Q地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 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C. 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 K海域的渔场是由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甲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____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1)试用等效电压源定理计算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

2)试用等效电流源定理计算从节点B流向节点A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劳动力严重不足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生育观念的改变

2“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扩大内需 B. 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C.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D. 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3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35年 D. 2015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a-贺兰山B.b-长白山

C.c-秦岭D.d-渭河

2该区域为( )

A.黄土高原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

3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D.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森林公园B.中心商务区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