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意义重大,具有经济、政治、战略上的意义,据此完成14题。

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行政区域是……………………( )

A.西北区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中南区

2.建设西南地区对外干线通道的经济意义不包括……………………………………( )

A.把大西南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B.解决云贵等省区优势的矿产资源的外运问题

C.促进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我国西南大开发的顺利完成

3.西南区发展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是……………………………………………………( )

A.促进西南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B.脱贫扶贫及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C.大力建设西南的内外交通干线

D.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4.有关大西南交通运输建设的战略意义,不正确的是………………………………( )

A.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西南兼有沿海、沿边、沿江以及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B.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

C.有利于凭借区位优势,向国外大量输出物资和人才信息

D.以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为轴线带动整个西南区经济的发展

 

答案:C;D;B;C
提示:

解析:本组题单元内综合程度较高,考查到三个知识点:贫困人口分布、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和区域发展的目标、任务。第2小题中的对外干线通道是指南昆铁路。第4小题的C选项明显不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意义重大,具有经济、政治、战略上的意义,据此完成14题。

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行政区域是……………………( )

A.西北区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中南区

2.建设西南地区对外干线通道的经济意义不包括……………………………………( )

A.把大西南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B.解决云贵等省区优势的矿产资源的外运问题

C.促进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我国西南大开发的顺利完成

3.西南区发展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是……………………………………………………( )

A.促进西南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B.脱贫扶贫及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C.大力建设西南的内外交通干线

D.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4.有关大西南交通运输建设的战略意义,不正确的是………………………………( )

A.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西南兼有沿海、沿边、沿江以及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B.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

C.有利于凭借区位优势,向国外大量输出物资和人才信息

D.以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为轴线带动整个西南区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半期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11年6月11日,中国北方网新闻中心新闻:一项历时近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近日在北京发布,其中呈现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两湖地区、四川盆地等均属7个高风险地区之列。
阅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长江上游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长江中游的自然灾害应主要为__________。(4分)
(2)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简要说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分)
(3)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和_____              _铁路运往上海。(4分)
(4)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半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1年6月11日,中国北方网新闻中心新闻:一项历时近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近日在北京发布,其中呈现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两湖地区、四川盆地等均属7个高风险地区之列。

阅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长江上游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长江中游的自然灾害应主要为__________。(4分)

(2)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简要说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分)

(3)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和_____               _铁路运往上海。(4分)

(4)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质量调研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许多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和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交通。该图是我国四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24~25题。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2.丁地区三类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是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     

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