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夏季情况,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 西北风 B. 西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百校联盟高考复习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邦集团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由于国内市场饱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正邦集团加快了 “走出去”步伐,已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三个国家建设了 3个饲料厂,在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创办了 3个生化公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正邦集团“走出去”的内部因素可能是

A. 国内市场狭小 B. 企业利润下降

C. 原料价格上涨 D. 国家政策引导

2.从正邦集团在海外兴建的项目来看,明显不具备

A. 产业化优势 B. 劳动力优势

C. 大市场优势 D. 原材料优势

3.正邦集团加大在孟加拉国的发展力度,主要原因是孟加拉国

A. 地理位置优越 B. 管理理念先进

C. 发展条件优越 D. 国际化的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内陆湖泊。湖里没有植物,都是石头,湖水平均水深46米,透明度达12米,湖水矿化度(盐度)的平面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湖边湿地是天鹅等水鸟的理想栖息地。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赛里木湖湖区面积明显扩大。

材料二 赛里木湖流域示意图。

(1)分析赛里木湖湖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2)比较赛里木湖西北部水域与东南部水域的盐度高低,并分析原因。

(3)探讨赛里木湖湖水面积的变化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海南省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为南半球某地一段纬线,M、N是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M=ON,b为某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图中O地为12时,在国庆至春节期间,M、N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M、N点先向西后向东 B. M、N点先向东后向西

C. M点先向西后向东,N点先向东后向西 D. M点先向东后向西,N点先向西后向东

2.如果O地为零时,M点与O地重合,则该日(  )

A.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B. 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C. 当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D. 当地日出正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下图示意1982年以来北京人口时刻演变,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工业企业大部分外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82年以来的北京人口

A. 人口增加以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为主 B. 户籍人口增长率大于外来常住人口

C. 呈现先快后慢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 D. 人口结构变成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

2.北京市a图例分布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价上升 B. 环境恶化 C. 产业转移 D. 交通拥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纬度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是(  )

A. 地方时 B. 正午太阳高度角

C. 昼夜长短 D.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东省东营市某“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位于渤海海湾海滩(黄河三角洲),占地约1500亩(1亩=666.7平方米),总投资4.1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是利用丰富的鱼塘空间资源开发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上层利用光伏发电,下层利用遮光板为鱼塘养鱼起到遮阳作用,进行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渔光互补”,下图“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观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施“渔光互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提高单位面积和经济效益 B. 降低投资成本

C. 增加水产养殖品种 D. 提高鱼塘饵料自然生产力

2.“渔光互补”模式建成后,最需要人工调整的鱼塘环境因素是

A. 水温 B. 盐度 C. 含氧量 D. 浮游生物

3.“渔光互补”模式最光伏电站的建成,对下列产业园区投资吸引力最大的是

A. 石油化工业产业园区 B. 电子及轻型制造园区

C.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D. 纺织与服装产业园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