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中甲地降水量为85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400mm。据此完成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北半球与甲地同纬度大陆东侧的气候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区域定位,甲乙均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均位于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而该纬度位置,甲处应为寒流流经,则降水量应较小,故判断为地形因素影响。

2.该纬度位于亚热带地区,在北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降水量的基本因素和利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准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结合图示区域的具体实际综合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8~10题。

8.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

A.3 000米                   B.4 000米

C.5 000米                   D.6 000米

9.图中甲地所在山坡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0.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1)图中甲地区浙、赣、皖交界地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茶叶产区,据调查该地土层浅薄,土壤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试从土壤形成的自然要素方面分析该地土壤特点的形成原因。(4分)

(2)下图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地处杭州湾畔的金山区有著名的特大型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分析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4分)

(4)扬州在隋唐时代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上海发展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分析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的区位有什么不同?以扬州和上海为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5.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河北省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2题。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 11月至次年1月     B. 2月至4月     C. 5月至7月   D. 8月至10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8月12日报道:下图中甲地大片湿地被偷偷开垦成为耕地,转租暴利惊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使土地收益增加。

材料二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下面为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示意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分析甲地区沼泽遭破坏后的影响。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处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3)西辽河属于___________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__________区、温带森林带与____________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