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 m B.488 m C.678 m D.708 m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河有瀑布分布 B.①~②段大致自西南流向东北
C.②~③段流速最快 D.③~④段流量最小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等高线的数值,得出等高距为100米。M山顶的海拔高度介于700—800米,⑤聚落海拔高度200—300米之间,因而两地的相对高度应该介于400—600米之间,故而B正确。
【小题2】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和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以得出该河流在①~②段大致自西南流向东北,B正确;河流流经地区,没有等高线重叠和十分稠密的地区,因而不可能发育瀑布,A错误;②~③段之间,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小,地势平坦,流速缓慢,C错误;该区域位于东南地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下游地区水量往往较大,而且③~④段还有支流注入,所以是图示河段水量最大的河段。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了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甲乙丁丙D.乙丁甲丙
【小题2】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度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于其它三地
B.乙地和甲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同
C.丁地所在纬线圈的长度约是甲地所在纬线圈长度的一半
D.甲、乙两地由于自转线速度不同,使它们自转一周所需时间长短也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煤炭   ②地热    ③石油    ④水能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黄赤交角的大小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地球的球体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B.内地核C.软流层D.上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A.岩石 B.大气 C.水体 D.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圈层界面①、②与圈层Ⅰ、Ⅱ、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莫霍界面,②为古登堡界面
B.Ⅰ圈层的厚度均一,约为35千米
C.软流层位于Ⅱ圈层的底部
D.Ⅲ圈层全部都是熔融状态的铁和镍
【小题2】地球的内部圈层虽深处地下,却也对地表环境和人类社会存在重要影响。例如(    )
A.软流层是地球磁场的发源地
B.熔融态的外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地球内部的强大热能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D.地壳的不连续与不同地壳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引发地表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河在图示区域河段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
【小题2】河谷M地气候炎热少雨,其原因是
A.处于背风坡,“焚风”作用显著 B.海拔较低,空气受热上升为主
C.谷地地形,水汽难以集中 D.植被遭破坏,使蒸腾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98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和1989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图中从左往右依次为耕地、林草地、水体湿地、盐碱地、荒漠(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9年—2010年该区域(    )

A.水体湿地减少的面积超过耕地增长的面积
B.大量盐碱地被改良成农业用地
C.荒漠面积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D.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严重
【小题2】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东部 B.三江平原中部
C.准噶尔盆地南部 D.四川盆地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