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左图“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下右图“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上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       ,表示地轴的是       
(2)上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       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上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日期是       。上左图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       ,且昼       夜。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上右图所示相同的是       地。


(1)AB, CD
(2)丙,甲
(3) 23°26′S,12月22日,长,<
(4)A
(5)乙

解析试题分析:
(1)晨昏线应该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上左图中只有AB与太阳光线垂直,所以AB表示晨昏线,地轴应该连接南北两极过地心,图中只有CD符合,所以CD表示地轴。
(2)太阳垂直照射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上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地方时是正午12时,北半球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只有甲地位于北半球,所以甲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上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其纬度为23°26′S,日期是12月22日,上左图所示日期12月22日过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没有越过赤道,仍然直射在南半球,所以北京白昼变长,昼<夜。
(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故答案选A
(5)上右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中显示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垂直照射现象,每年有两次最小值,而且最小值相同,只有赤道上的地方才有这种变化规律,甲、乙、丙、丁四地只有乙地位于赤道上,所以乙地与上右图所示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8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美洲西北部A国等高线地形图(下图)。

材料二  A国两城市波哥大与基布多各月降水量(㎜)对比(下图)。

(1)比较A国东部与西部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6分)
(2)基布多与波哥大的年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试分析其成因。(8分)
(3)A国是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该国相对于荷兰生产鲜切花的有利条件有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下图所示区域是一片古老的大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角马、斑马、瞪羚种群在这片土地上迁徙。甲国经济落后,人口约4000万,咖啡是其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与甲国合作开发太阳能项目。
 
(1)描述该区域火山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6分)
(2)分析该区域成为世界野生动物最大迁徙地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下图为高加索地区简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与甲城所在国家签订了23个总价值达到500亿美元的石油合同。
(1)比较①②两河的水系特征。(6分)
(2)2008年4月丙城建立了图示区域第一个自由工业区,分析其区位优势。(6分)
(3)甲城所在国家修建一条油气出口线路,通过丙城出口。指出该线路对丙城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4)指出a湖水位下降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将图中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3分)
①大兴安岭,②       ,③贺兰山,④       ,⑤       
(2)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       线(填字母),此时江流域出现       天气;表示7、8月份的是       线(填字母),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常出现       天气,并导致洪涝灾害。(4分)
(3)我国夏季风进退的快慢与                 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       雨。(2分)
(4)下列有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正确叙述是(     )(1分)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
B.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
D.季风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人类的生产活动只有与地理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分析A地建设化工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3)甲、乙、丙、丁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
(4)近几十年,B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月30,新一轮的严重污染继续肆虐京城,PM2.5、PM10、二氧化氮同时超标。北京呈现严重的灰霾与空气污染天气。上图示意北京市PM2.5来源百分比。
列举灰霾天气形成的大气条件,并指出北京市PM2.5的市区内污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湖南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来最高,降水量为1951年来最少;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夏季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3分)
(2)今年夏季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有哪些?(4分)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季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4分)。
(4)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乙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R河在图中M点以上河段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甲区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简析甲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_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