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 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B. 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C. 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 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1 B

2 B

【解析】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适宜进行梯级开发,B对。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是社会经济因素,A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不是有利因素,C错。该河段地质条件不复杂,不是有利因素,D错。

2水库建设必须修建大坝,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②对。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调节气候能力增强,是有利因素,①错。库区蓄水,水位抬高,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下游泥沙含量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③对。水库调蓄径流,减少旱涝灾害,④错。B对,A、C、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B.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C.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D.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2】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A. 青海 B. 江苏 C. 新疆 D. 贵州

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缺点之一是受季节变化的限制,下面四幅是某校(约30°N)学生在不同季节升旗仪式时(北京时间7:30)观测到的太阳方位示意图,图示所代表的季节最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黄河沿岸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1)图1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2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图2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四个国家2000年燃烧石化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指标。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 中国、日本、美国、法国 B. 美国、中国、法国、日本

C. 美国、中国、日本、法国 D. 中国、美国、日本、法国

2关于上述四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B. ②国单位GDP排碳量最高

C. ③国人均排碳量最低

D. ④国的能源主要依靠水电

3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努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政策支持 ②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 ③全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④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示意图,其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湖泊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冰川作用、风化作用 B.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C.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D. 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2该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

A. 西北部 B. 东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3湖泊沉积层是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 冬季风力偏大 B. 夏季气温偏高 C. 夏季降水偏多 D. 冬季光照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为某区域图,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图中河流结冰期较长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2】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3】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蚝壳墙是岭南和闽南建筑中比较独特而别致的墙体(如图3)。在砌墙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等层层堆砌成墙,具有坚国耐用的特点。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墙体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终年高温多雨 B. 深居内陆,降雪量大

C. 雨季长,降水多 D. 冬季寒冷,风力强劲

2现今很少有建筑用蚝壳砌墙的影响因素最可能为

A. 政策 B. 气候 C. 科技 D. 生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说明我国(  )

A. 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 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 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 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2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 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 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 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 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A.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A. 不消耗能源 B. 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

C. 风力恒定 D. 风向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