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

A. 0.6 B. 1.8 ℃ C. 2.5 ℃ D. 4.6 ℃

2.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大陆上的第一个自贸区。试验区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下图为长江口和上海贸易区分布示意图。

指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分布特点及其有利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下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来设计,设计了同面积的两种样地和一个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cm;样地B:积雪厚度10cm;对照样地:无积雪区(通过人工处理)。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时段内,各样地的地上生物量的增长

A. 4月20日牧草开始快速生长 B. 5月1日前牧草生长缓慢

C. 牧草的生长速度前后一致 D. 牧草的生长速度先慢后快

2.根据试验可以得出

A. 牧草的生长速度与积雪厚度关系不大

B. 不同积雪厚度的牧草的累积生物量最终相当

C. 在5月1日前,样地A的牧草生长快于样地B

D. 在5月6日后,积雪地的牧草生长快于无积雪区

3.推测半干旱地区积雪对牧草发育的好处主要是

A. 积雪保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B. 积雪反射太阳辐射而气温升高

C. 积雪融化能改善土壤水分 D. 积雪融化能补充土壤养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甲 岛

乙 岛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特点

山地丘陵为主 中部高四周低

山地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分布规律

砖红性红壤 具有地带性规律

火山灰 具有非地带性规律

主要经济作物

茶叶

甘蔗

1.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 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2.甲、乙两岛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有关其土壤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土壤通气透水性好 B. 乙岛土壤粘重、贫瘠、低产

C. 乙岛土壤土质疏松、肥沃 D. 甲岛土壤冬季具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

3.当甲、乙两岛风向一致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 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C. 利于甲的生长,不利于乙的收获 D. 不利于甲的生长,有利于乙的收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区域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E处低于F处 B. 图中G处高于H处

C. 图中E处海拔高度大于300米 D. 由E处到F处地势逐渐上升

2.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J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G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 )

A. 岩性不同 B. 海拔高度不同

C. 坡度不同 D. 植被覆盖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学生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C.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第四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下学期太湖县弥陀中学高二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 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 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 季风影响 B. 西风带影响

C. 低压控制 D. 高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