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了目前的9000对左右。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

  (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除资料中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方面?

  (4)你认为如何来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1)全球变暖。

 (2)人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大量地毁坏森林植被。

 (3)引起积温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引起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旱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4)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加快沿海地区防护堤坝的建设,防止海水人侵;还可以有计划地培育、改良农作物的品种,以适应逐渐变化的气候环境。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总结,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6日,灾害共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4.7万人受灾。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选修3——旅游地理】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材料二: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分析海南岛发展旅游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6日,灾害共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4.7万人受灾。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C.【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

材料二: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牲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减少直接用做肥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哪些?(至少说出三个)

(2)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还高达50%,秸秆燃烧导致的生态负效应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时20分,一场特大暴雨突降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

20分钟后,山洪泥石流咆哮着从北部山上横冲下来,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省的西北部,也曾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和中国为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部分工程图,读图分析回答:

材料: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奔流到海不复回”,但谁曾想到时至今日黄河出现了“奔流不到海”的断流景观。从20世纪70年代之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而且断流天数逐年增多,1997年达181天,1999年长达226天,断流河段逐年增长。据统计每年因断流和供水 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60亿元。

(1)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是什么?

                               ;②                                

断流对沿岸生态会带来               后果。图中虚线A、B、C中,其中针对断流而采取的措施是                     ,该工程名称是                

(2)除断流和次生盐碱化外,黄河下游地区还面临的最突出环境问题是          ,该问题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                      。为改变这种情况,在图中乙区域内实施     山绿化工程,图中丙区域内实施      工程。

(3)图中②③④⑤⑥等城市今年出现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其自然原因是          。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在图中甲地区实施         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6日,灾害共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4.7万人受灾。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