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图是东南亚和大洋洲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2)图中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其形成原因是                       

(3)图中C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为减小自然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该国政府实施了               工程。

 

【答案】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汇处

 热带雨林气候   ①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②山地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③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混合农业   东水西调

【解析】

试题分析:

 多火山、地震等的原因主要从板块交界的位置分析。

 图示B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角,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区,且受沿岸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图示C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或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为著名的混合农业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条件为水源不足,而大分水岭东侧水源丰富,故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农业生产、气候分布等内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火山形成的基本原理和世界特殊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属于常规考点,答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二12月模块学习学段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该图是东南亚和大洋洲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2)图中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其形成原因是                                                                                   
(3)图中C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为减小自然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该国政府实施了              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圈奠定基础。

材料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图(见下图)

材料三:粤海铁路开通于2003年1月7日,由“二线一渡”组成,即广东省境内的湛海线、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海南省境内的西环线,全长344千米。

(1)福建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台湾最长的河流________;流向是

(2)台湾岛上具有雨极之称的位于                     请分析原因:

(3)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地理位置上有哪些优势?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哪些?请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5)海南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区,但管辖着占全国海域面积2/3的南海,因此,海南最大的资源是海洋。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     位,海南岛       地区的         盐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盐场,该盐场形成的优势条件是             

(6)粤海铁路海南境内的西环线铁路的走向主要是:(   )

A.地形影响     B.气候影响     C.植被影响     D.台风影响

(7)海南岛地理位置优越,主要表现在(   )

A.海南岛是连续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B.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

C.靠近南亚和东南亚,是大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8)简述修建粤海铁路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