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约为13.4亿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19%,死亡率为0.71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477%。

材料二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示意图(含预测。注: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材料三 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统计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

广东36.7%、浙江9%、上海7.6%、北京6.6%、江苏6.4%、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什么?请提出应对该人口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答案】(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老龄化

建议: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3)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主要从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从乡村流向城市(或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解析】

本题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背景,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

1)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增长,由材料一可知,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出生率低于1.5%,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1.0%,故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原因主要从我国的人口政策和死亡率下降的角度分析。而建议主要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延迟退休和弘扬尊老爱老等方面分析。

3)我国流动人口的分布主要从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分析。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主要从内地流向东部沿海,从乡村流向城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甘伯尔小渔港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A. 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B. 靠近城市,经济腹地广阔

C. 天然港湾,水深,风浪小 D. 岛上捕鱼人口数量较多

2图中虚线为昏线时

A. 甘伯尔刚好发生白夜现象 B. 甘伯尔比萨文格稍晚看见日出

C. 岛上会出现成群的企鹅 D. 岛上火山正在频繁喷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为两幅海洋表层等水温线图,虚线表示洋流,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 ①②均向北流动

C.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D.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的是

A. 本格拉寒流B. 巴西暖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D. 加那利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需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

B. 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

C. 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

D. 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

2下列四地中,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  )

A. 甲地、乙地B. 乙地、丙地

C. 丙地、丁地D. 甲地、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气温在 5 ℃以下易受冻害。我国西双版纳(下图) 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州森林覆盖率达 63.68%,有占全国 1/4 的动物和 1/6 的植物物种。 自 1953 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 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 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茶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效益。

(1)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我国橡胶重点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都是古文明的发祥地。当时,古印度的文字主要是写在棕榈树叶上,而古巴比伦的文字则是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书”上。下列两图分别为古印度及古巴比伦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古巴比伦盛行“泥板书”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板书易于保存和运输 B. 黏土遍布,水源充足

C. 森林稀少,树叶缺乏 D. 泥板书制作工艺复杂

2与古巴比伦相比,古印度(  )

①印度河平原气候干旱②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多③河网密度小④城市数量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A. 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B. 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 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 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2与60°N附近相比,60°S附近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等温线更加平直B. 气压更高C. 年降水量更加丰富D. 风速更大

3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 台湾海峡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D. 直布罗陀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A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说出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某山地在海拔2140 -2220米区域过去主要生长耐寒的矮小灌木、苔鲜和地衣,草本植物很少。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变矮退化。下图示意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后绘制的草本入侵程度与海拔、坡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该坡地最先受到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在

A. 海拔2150米的地区 B. 低海拔坡缓的地区

C. 高海拔坡陡的地区 D. 低海拔坡陡的地区

2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侵入区域的土壤水分增加,其原因是

①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②苔鲜生长耗水减少③地衣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④灌木生长耗水总量减少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