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和风向示意图,回答题。

1.甲地与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甲地

A.白昼更短黑夜更长                      B.海拔更低

C.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D.暖流影响

2.图中

A.风都由印度洋吹向陆地

B.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温度差异

C.东南风比西北风给陆地带来更多降水

D.东南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的差异,此时为夏季,甲处纬度较乙地高,则正午太阳高度较乙地小;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甲地的昼长较乙地长,而两地的海拔高度和洋流影响基本一致。

2.图示澳大利亚的东部濒临太平洋,A错误;图示澳大利亚西北地区 此时的西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B错误;结合图示不同的地理位置,此时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的西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也带来丰富的降水,C错误;图示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并结合图示甲乙的地理位置和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盛行风向的形成原因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特殊地理位置的气候成因的归纳整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6),回答第6~7题。

6.关于图中N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附近有强大的寒流经过 ,遍布荒漠景观

B.谷地地形,有大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C.冰川对地形有较大影响          

D.地广人稀,有世界著名大牧场

7.图中M、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

A.100 km    B.550 km      C. 1100 km     D.850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郓城一中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和风向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与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甲地

A.白昼更短黑夜更长B.海拔更低
C.正午太阳高度更低D.暖流影响
【小题2】图中
A.风都由印度洋吹向陆地
B.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温度差异
C.东南风比西北风给陆地带来更多降水
D.东南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广东湛江市2010年普通高考测试(一模)文综试题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6),回答第6~7题。

6.关于图中N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附近有强大的寒流经过 ,遍布荒漠景观

B.谷地地形,有大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C.冰川对地形有较大影响          

D.地广人稀,有世界著名大牧场

7.图中M、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

A.100 km    B.550 km      C. 1100 km     D.850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和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地与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甲地


  1. A.
    白昼更短黑夜更长
  2. B.
    海拔更低
  3. C.
    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4. D.
    暖流影响

2.图中


  1. A.
    风都由印度洋吹向陆地
  2. B.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温度差异
  3. C.
    东南风比西北风给陆地带来更多降水
  4. D.
    东南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