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资源跨地区调配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__________

(2)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

(3)②为___工程,③为___工程。

(4)②线路优势是_________;③对珠江三角洲有利影响_________

【答案】水资源 水电(能源资源) 荒漠化 水土流失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南高北低,水能自流 水质好 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造大气环境质量

【解析】

题目通过我国三大跨区域调配资源工程的分布,考查我国主要资源调配工程的识记能力和调配影响的分析总结能力。

1)根据图中工程的经纬度位置及方向,②为从长江调水到华北地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③为珠江上游向珠三角地区西电东送的南线通道,所以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水源和水电。

2)图中①为西气东输工程,调出区为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③资源调出区为喀斯特地貌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3)②为从长江调水到华北地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③为珠江上游向珠三角地区西电东送的南线通道。

4)②线路从长江支流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好,南高北低,水能全线自流。③西电东送对珠江三角洲有利影响主要是能源供给和环境方面,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水电为清洁能源,改善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江南丘陵B.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渭河平原D.④为祁连山

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B.具有广阔平原

C.地势起伏较小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3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相关资料,完成问题。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下图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读陕西、山西两省简图,描述陕西省地理位置特征。

(2)读陕西、山西两省简图,试分析渭河平原的形成的原因。

(3)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读陕西、山西两省简图,简析渭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根据材料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洋流C. 大气环流D. 海陆位置

2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C. 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 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2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B.过量引水灌溉

C.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D.人口大量迁入

3为了制止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退耕还牧,扩大牧场载畜量

C.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D.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开发是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被砍伐关系图”,回答以下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

A.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B.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 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A. 北部盐度低于南部B. 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 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D. 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2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3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 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 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 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 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4死海位于以下那个地理区域上( )

A. 欧洲B. 小亚细亚半岛C. 阿拉伯半岛D. 安纳托尼亚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拉萨、乌鲁木齐、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日平均日照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代表拉萨的是

A. ①城B. ②城

C. ③城D. ④城

2图中反映的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的配对,最符合的是

A. ①城,年均值大——白昼长度B. ②城,年变化大——海陆位置

C. ③城,6月偏少——天气状况D. ④城,年均值小——年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