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地可能位于

A.北美洲B.大洋洲C.印度洋D.大西洋

2甲地与其对跖点的最短球面距离约为

A.16500kmB.6600kmC.13200kmD.20000km

【答案】

1C

2D

【解析】

1图中显示,乙地位于赤道,乙地位于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东半球范围为20°W以东、160°E以西,经推算,东半球中央经线是70°E,因此乙地地理坐标为(70°E),根据大洲和大洋分布位置判断,乙地可能位于印度洋,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2图中显示,甲地与其对跖点位于一个经线圈上,它们之间的最短球面距离为经线圈总长度的一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经线圈的总长度约为40000km,一半约为20000km,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地球上互为对跖点的两点位于一个经线圈上,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数值相同,南北纬相反,如甲的地理坐标为(30°S160°E),则对跖点的地理坐标为(30°N20°W)。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

A.投入劳动力较多B.专业化程度低

C.产品商品率较低D.以牧牛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太阳辐射中可见光的波长约为0.4-0.76微米,小于0.4微米为紫外区,大于0.76微米为红外区。下图为某地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层的破坏会使:( )

A.A部分减小B.B部分缩小

C.C部分增大D.A部分增大

2该地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钦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与大陆相隔50多公里。每年大钦岛风力≥6 级的大风日数有 200 多天。该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每年的 6-8 月,岛上渔民将从海里收获的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1)解释大钦岛每年大风日数多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

(3)与平坦沙滩相比,分析该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

(4)有人建议开采岛上鹅卵石资源作为建筑材料销往烟台,但多数人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沿140°经线的海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②地所在区域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B.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较差

C.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合理用水D.实施西水东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2图中③处洋流(  )

A.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B.流向为自东向西

C.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D.冬、夏季流向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有关南亚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B.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2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面与大气系统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来收入能量,又通过射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支出能量,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逐月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面与大气系统之间存在着多种能量传递与交换,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 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 D. 射向宇宙中的大气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对该地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B. 4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C. 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 D. 8月份平均气温最高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 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B. 大洋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C. 岩浆活动不断将地球内部的能量输送到地表

D. 耀斑爆发射向地球大气的粒子释放巨大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