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B. 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

D. 陆地天气特点是晴朗炎热

2.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西安市附近略图,根据此图回答历史上,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是( )

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④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 河谷农业 B. 灌溉农业 C. 坝子农业 D. 立体农业

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至甲处,此时北半球正处于 (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南极、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 时针转,放大图中弧线AC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

(2)地球公转至甲处,甲处放大图中A、B、C三点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 ,地球由甲公转至乙处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慢),广州的白昼将逐渐变长、短)。

(3)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E点的白昼长为 小时,乙放大图中D、E、F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渭河平原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其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

A. 褶皱 B. 向斜

C. 断层 D. 背斜

2.渭河平原土壤肥沃,其形成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12点3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三区)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决议正式通过时,北京时间是

A. 11月30日17时35分 B. 11月30日7时35分

C. 11月29日17时35分 D. 11月29日17时35分

2.二十四节气的周期是

A. 太阳日(24小时) B.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C.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D.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地球在公转示意图(下图)中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南向北增大 B. 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C. 由西向东增大 D. 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2.导致图中等值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海陆 B. 纬度、地形 C. 海陆、地形 D. 海陆、洋流

3.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 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 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 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 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大于内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读沘江及周围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强通航能力 B. 增加发电量

C. 保障农业用水 D. 促进旅游业

2.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沘江谷地为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而成

B. 沘江谷地为背斜隆起后外力侵蚀而成

C. 沘江河道分布在地堑构造中

D. 甲岩层为沘江泥沙沉积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图中MN是以住宅为主的卫星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功能区( )

A. 商业活动繁忙 B. 为商品生产中心

C. 夜晚人口数量多于白天 D. 环境质量较乙功能区差

2.与N地相比,M地( )

A. 环境差 B. 房屋质量差 C. 房价高 D. 人口多

3.若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城市最小风频的风向最可能是( )

A. 东风 B. 南风 C西风. D.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