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图1为黑龙江省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1回答5~6题。

5.关于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数量增加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黑龙江省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增长率下降                           B.劳务输出的数量增加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死亡率增加

【答案】B

【解析】黑龙江省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的人口增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结合下表完成12~13题。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70.15%

6.96%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4.57%

8.87%

1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第三十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28日到10月22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会徽取名“长安花”,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下列关于西安所处渭河流域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渭河流域地区降水较充足,属于半湿润地区

B.渭河平原是由于断层下陷和流水侵蚀而形成

C.渭河流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D.渭河流域地区粮食种植以小麦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主题确定为:“面对70亿人的世界”。

材料二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正式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普查数据。本次人口普查前后历时3年,需要6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1)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除了人口数量外,你认为还应调查哪些方面?(4分)

(2)请你为统计数据提供几种表达方式。(3分)

(3)通过这些普查数据,可以分析哪些相关人口信息?(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即2011西安世界园艺览会在西

安举行,会期178天。小亮计划参观世园会中多个园区,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通过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本次人口普查结果,作出如下我国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24~25题。

 


24.依据以上材料,预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时间

  A.2000    B.2015 

C.2030    D.2050

25.当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反映出的特点是

  A.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C.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D.老年、中年、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