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回答题。

1.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A          B.B        C.C        D.D

2.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B点处在热力环流之外,气温是图示区域范围内最低处,根据所学的城市热岛效应可知图中只有B点最有可能是郊区。故选B

2.为了减小工业对城市环境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最好把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的热力环流之外,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比较来看,只有甲在该城市的热力环流之外。故选A

考点:城市化问题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城市的热岛效应及其原理,掌握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要求-----最好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以减少工业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6分)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6分)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分)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8分)
①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贵州省仁怀市育英实验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3、图4回答以下问题。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4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 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5)、(多项选择)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并回答问题。(11分)
 
(1)图1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2)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存在                                         等社会经济问题。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降水:                                                           
③对气温:                                  
④对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下学期第四次五校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图1 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            图2 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1分)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4分)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4分)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读某城市A~I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人口迁入数-人口迁出数)/人口总数*1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A城区人口变动情况                 

         。(2分)

分析A城区人口迁移主要原因:                        

                   

                                      。(3分)

(2)在A—I的各城区中,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城区(1分);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       城区(1分),判断依据是            

      。(1分)

(3)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下图abcd四条曲线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曲线。(1分)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有哪些表现?(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