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图,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弘,“奔流到海不复回”,但谁曾想到时至今日黄河出现了“奔流不到海”的断流景观。从20世纪70年代之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而且断流天数逐年增多,1997年达181天,1999年达226天,断流河段逐年增长(具体河段见上图)。据统计,每年因断流和河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亿元。

黄河由中游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以“一碗水半碗泥”之势进入下游,泥沙一部分输入海洋,一部分淤积在河床中,年复一年以致下游河道形成高出两岸平地的“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中下游地处北方暴雨集中区,每当暴雨、洪水下泄,下游河堤很易决口,泛滥成灾。

(1)在黄河流域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是否认真想过:断流是天灾,还是人祸?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断流对沿岸生态会带来什么后果?

(2)针对断流问题的措施是(  )

A.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入黄河

B.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C.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D.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

E.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3)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A.中游植树种草,绿化土地,控制水土流失

B.中游修建水利枢纽,减少下游泥沙

C.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D.在保护水资源前提下进行综合开发

(1)两者都有 天灾:华北地区是我国东部降水量较少的地区,而且降水季节相对集中,由于缺少大面积植被保护,中下游地区涵养水源能力差,再加上近年来整个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偏少,造成断流;人祸:黄河流域聚集了我国2亿人口,生活用水巨大;农业主要依靠黄河及其支流灌溉,并有过量灌溉现象;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用水增长很快,生产、生活中没有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现象非常严重。总之,以人祸为主。

断流使河道萎缩,向海洋输沙能力减弱,河道淤积更甚,容易诱发更大的洪涝灾害;沿岸土地缺乏水源保护,荒漠化、沙化可能性更大,为北方地区沙尘暴灾害天气形成提供沙源;下游三角洲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使生物多样化的优势丧失殆尽……(以上三条答出2条即可)

(2)ACD

(3)ABD


解析:

第(1)题,据资料可知,断流与天灾、人祸都有关系,以人祸为主。面对“母亲河”的尴尬与无奈应从自然与人为方面考虑。

第(2)题,从调整水分布不均、农田节水及人的生活节水意识改变方面加以分析。

第(3)题,依据所学内容加以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共25分)阅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三大区域汽车生产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多家欧美日汽车生产公司在我国投资合作或建厂,加上我国的自主生产,2006年产量达728万辆,超过德国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国汽车第1000万辆在长春一汽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年产销量超千万辆的国家。且同年12月汽车产销双超1200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消费市场。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上世纪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2)早期三大汽车生产国均在其国内通过生产联系,形成若干专业化的汽车集聚区;而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的汽车生产纷纷向国外转移,试简述前者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后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3)材料二表明我国已成为汽车转移对象国,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2007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以上,预期2010年将达到或超过6%,2020年中国汽车产业将与国民经济的GDP增长速度保持同步或有可能略高于GDP增长速度。未来十年。中国对小型汽车的需求量将年增30%左右,小汽车产量不断增加价格指数降低,具有购车能力的人增多,汽车私人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汽车进入家庭。试分析其发展趋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共25分)阅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三大区域汽车生产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多家欧美日汽车生产公司在我国投资合作或建厂,加上我国的自主生产,2006年产量达728万辆,超过德国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国汽车第1000万辆在长春一汽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年产销量超千万辆的国家。且同年12月汽车产销双超1200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消费市场。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上世纪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2)早期三大汽车生产国均在其国内通过生产联系,形成若干专业化的汽车集聚区;而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的汽车生产纷纷向国外转移,试简述前者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后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3)材料二表明我国已成为汽车转移对象国,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2007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以上,预期2010年将达到或超过6%,2020年中国汽车产业将与国民经济的GDP增长速度保持同步或有可能略高于GDP增长速度。未来十年。中国对小型汽车的需求量将年增30%左右,小汽车产量不断增加价格指数降低,具有购车能力的人增多,汽车私人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汽车进入家庭。试分析其发展趋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 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004年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的出现的产生原因是          ,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      (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是指            

(3)分析说明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原因?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09-1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三大区域汽车生产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多家欧美日汽车生产公司在我国投资合作或建厂,加上我国的自主生产,2006年产量达728万辆,超过德国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国汽车第1000万辆在长春一汽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年产销量超千万辆的国家。且同年12月汽车产销双超1200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消费市场。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上世纪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2)早期三大汽车生产国均在其国内通过生产联系,形成若干专业化的汽车集聚区;而    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的汽车生产纷纷向国外转移,试简述前者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后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3)材料二表明我国已成为汽车转移对象国,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

有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