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A.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ERS—2卫星发回的图像和大气资料表明,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大约为2500万平方千米,大约有2500万吨臭氧消失。
材料二: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可口可乐公司和全世界近200个地区建立了伙伴关系,全球有1600万台冰箱为销售可口可乐服务,每日饮用量高达10亿杯。但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政府举办了全球第一个“绿色奥运会”,不让可口可乐广告进入悉尼。
材料三:《中国环境报》有一篇题为“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了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进行调查,算了一笔细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臭氧层主要在大气分层中的  ____,造成南极臭氧层破坏的物质是  _____
(2)你认为材料二中澳大利亚政府抵制可口可乐广告的主要原因是              
[     ]
A.为了保护国内饮料生产企业的利益,因此拒绝国外饮料
B.可口可乐质量相对较差,不如其他饮料
C.饮用可口可乐会产生大量垃圾,导致环境污染
D.饮用可口可乐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破坏大气环境
(3)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____     ___      ___  等。
(4)材料三中呼吁的“口下留情救树林”符合       __     思想,两名小学生的行为体现了       ___     观念。
B.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久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①                     ;②                      
A.(1)平流;氟氯烃
(2)D
(3)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空气污染;使鸟类丧失家园;使局部地区气候变的干燥等(只要回答出其中的三项即可)
(4)可持续发展;环境
B.(1)作图(无论是曲线或折线,只要形状大体正确即可)
(2)随着温度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小(37℃时,粘附力最大)(答案合理即可)
(3)公众  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认识。商店  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4)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粘度迅速减小;③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有位城市管理专家曾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北京的垃圾一个月没人清理,将会是什么样子?答案是:简直是不可想象!也有经济学家提出过一个假设:如果把北京垃圾中的可以利用的成分回收起来,将意味着什么?结论是:那将是一笔重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

以下关于垃圾的正确说法是

[  ]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产生量将会越来越少

B.实行垃圾的分类放置回收,是变垃圾为资源的最好方法

C.尽量减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是减少垃圾的最佳方法

D.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都是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佛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科试题 题型:013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1)

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

A.

热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亚马孙河

D.

亚马孙平原

(2)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

A.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

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14分)
材料一:如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

材料二:进入21世纪以来,东莞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出现了大量倒闭或转移现象。
材料三:粤北山区正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
(1)材料一中的产业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A.玩具制造业B.刚铁工业C.航天工业D.冶炼工业
(2)东莞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或转移现象?(6分)
(3)粤北山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内蒙古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14分)

材料一:如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

材料二:进入21世纪以来,东莞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出现了大量倒闭或转移现象。

材料三:粤北山区正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

(1)材料一中的产业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A.玩具制造业         B.刚铁工业     C.航天工业          D.冶炼工业

(2)东莞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或转移现象?(6分)

(3)粤北山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