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    )

A.90°               B.66°34′      C.30°            D.23°26′

2.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    )

A.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B.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3.当北京(116°E  40°N)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图中①线的经度为( )

A.30°W              B.150°W        C.154°W          D.26°E

 

【答案】

 

1.D

2.A

3.C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3题

.九州—帕劳海岭

A.位于欧亚板块上         B.位于印度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

.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1400米      B.1200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2010届高三文综4月周考2(地理部分) 题型:选择题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后回答1—3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宁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B.高空

C.不考虑摩擦力  D.近地面

2.图中d代表的是

A.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风向

3.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