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示意某时段内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灾情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时段内西南地区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
(2)从气候角度分析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分析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解答 解:(1)由题中图可以直接看出,西南地区旱灾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年代略有差异.
(2)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可以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1)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略有差异;受灾面积除80年代外,其它年代呈增加趋势;成灾面积除70年代外,其它年代呈增加趋势;70年代后,绝收面积持续上升.
(2)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致使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时、空分布差异;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加剧了旱灾发展的速度和频次.

点评 本题以某时段内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灾情的变化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图示所在半球及其季节分别为(  )
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图中山地年降水量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与气温高度变化趋势一致
C.垂直变化最大的山地是③D.年降水量最大值的海拔高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B.植被覆盖率C.人口数量D.地貌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沿河、沿海可以形成城市轴线B.扬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C.宝鸡是靠铁路兴起的城市D.向交通便利地区区集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成都平原D.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6年1月杭州遭遇了严重的低温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高压中心控制D.低压中心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商业区B.②处为居住区C.③处为工业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降低②环节的是(  )
A.新型能源的利用B.私家汽车的推广C.城市绿地的建设D.退耕还湖的实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