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图1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 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 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 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A. 使用频率较高 B. 海水污染严重

C. 有机质含量少 D. 盐碱化程度高

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地方性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对。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错。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错。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错。

2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对。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错。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错。

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C对。不能体现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A、B、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

A. 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

B. 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C. 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D. 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2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迁入 B. 放开二胎

C. 出生率持续较低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月1日消息,我国第一条高寒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开行4周年。据统计,4年来,哈大高铁经历了春运、暑运、小长假和黄金周客流高峰的考验,安全优质发送旅客14亿人次,旅客发送量逐年创历史新高。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最北端的一条高速铁路,是在寒冷地区进行的高铁建设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哈大高铁全路段建高架桥的目的是

A. 避免沿途众多河湖的影响 B. 降低山区铁路的起伏

C. 减少大面积冻土对铁路的影响 D. 保护生态环境,少占耕地

2哈大高铁实行冬、夏季两张运行图,冬季车速较慢,夏季车速较快,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冬季为应对严寒低温和冰雪天气,运行较慢

B. 夏季,农事频繁,人流量大,车速较快

C. 冬、夏季风向和风速不同,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

D. 铁道部条例规定高铁必须执行冬、夏季运行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右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 受海洋影响显著

B. 南北纬度跨度大

C. 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 受地形影响显著

2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  )

A. 0~200米

B. 200~400米

C. 400~1 800米

D. 2 000~3 500米

3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 减少水分蒸腾 B. 抗寒

C. 减轻病虫危害 D. 增强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 2007年与2008 -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 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C. 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D. 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2推测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我国

A. 三江平原 B. 塔里木河两岸 C. 闽江下游 D. 渭河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宜兰县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下图为台湾地区局部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甲处地形起伏大 B. 丙处两县市以分水岭为界线

C. 乙处坡度较平缓 D. 丁处河流少是因为降水少

2沿海的沙丘对兰阳平原上河流的影响是

A. 增加了水系的数量 B. 减少了支流等级数

C. 增加了年总径流量 D. 减少了河口的数量

3组成“蛇“的沙砾形成于

A. 风力沉积 B. 流水沉积 C. 海浪侵蚀 D. 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33千米”是指

A.地壳的平均厚度B.古登堡界面的深度C.地核的半径D.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1986~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S B. GPS C. GIS D. RS

2有关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988~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B. 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C. 1990~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D. 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