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右图,回答题。

1.甲、乙、丙、丁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影响正确的是( )   

A.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乙向南流,增温增湿

C.丙向南流,降温减湿

D.丁向南流,降温减湿

2.a、b、c、d气候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a冬暖夏凉, 全年湿润                   B.b全年高温,有干湿季

C.c冬寒漫长,夏暖短促                   D.d冬暖夏热,夏雨冬干

 

【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图示甲处为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的大洋东岸,其性质应为暖流,自南向北流,A错误;乙处位于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东岸,其性质应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B错误;丙处为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的大洋西岸,其性质为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正确;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为暖流,D错误。

2.结合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a地位于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正确;b位于20°--30°的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B错误;c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d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的洋流分布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结合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结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洋流的性质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可画出图示的大洋环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该图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规律是(  )

A.气候因素使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辽宁省沈阳二中年高三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小题3】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工业化的发展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D.国际局势多极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多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读,该时节

A.南半球正值夏季B.北半球正值夏季
C.南半球正值冬季D.北半球正值冬季
【小题2】图示季节,北半球海陆气压的分布状况是
A.海洋被低压盘踞B.陆地被低压盘踞
C.海洋被高压盘踞D.陆地被高压盘踞
【小题3】形成①半岛季风气候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全球气温升高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陕西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毗邻“珠三角”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右图,回答题。

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3.“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省偃师市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题。

1.若右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      )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  

B.③代表信风带

C.甲处为少雨地带  

D.乙处有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2.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人类活动主要改变的是①

C.③代表径流输送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3.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④代表变质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