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⑴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⑵读甲国降水狱分布图,图例中①、②、③所表示的降水蛩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并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

 

 

资料二据中国地昶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 ,东经172. 7° )发生6. 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⑶地震发生时,甲国当地时间为________

a. 2月21日11时51分  b. 2月22日3时51分
c. 2月22日11时51分   d. 2月23日3时51分

⑷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资料三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傲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傲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蛩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1)相同点:均位于太平洋两岸  不同点:甲岛位于北温带,乙岛位于南温带 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

(2)顺序:①>②>③  甲岛地处季风区 1月以西北风为主,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①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③位于背风坡

(3)C

(4)地处板块边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5)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海岸曲折多良港;交通运输便利;靠近国际市场(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主要通过地形进行区域差异比较考查。(1)地理位置特征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等方面比较。(2)降水的多少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迎风坡和背风坡等多种因素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题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A.2月21日11时51分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D.2月23日3时51分
【小题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2分)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小题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2分)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36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

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10分)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图例中①、②、③所表示的降水量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并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12分)

(3)地震发生时,甲国当地时间为    (2分)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4分)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

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图例中①、②、③所表示的降水量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并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

(3)地震发生时,甲国当地时间为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