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__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答案】(1)24 0

(2)24 12

(3)66.5°N纬线(或北极圈) 0°(填赤道不得分)

(4)622(填夏至日不得分) 47°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乙>丁>丙>甲 甲<丙<乙<丁

【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甲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24时;乙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0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24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12小时。

3)由图可知,甲地为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是北极圈。乙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0小时,因此是赤道。

4)甲地是北极圈,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5)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根据图示的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可以推知四地的纬度值从低到高是乙丁丙甲。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与其纬度排序一致,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日影渐短,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位置越靠南昼长越长,因此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是甲丙乙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爬山虎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能够遮挡强光,并且叶片与墙面之间产生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下图为北半球某日(晴天)某地建筑东南西北四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

A. ③墙墙温11时低于15B. 9墙温度和17墙相当

C. 白天墙面温度一定高于气温 D. 当天墙温最高值出现在13

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但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新课标卷III·短文改错)Around me in picture are the things they were very important in my life at that time: car magazine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进一步增加山西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 ( )

A. 西气东输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引黄入晋工程 D. 黄河整治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宇宙及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就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空间

B.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天体,因此地球上的大气、岩石等都是天体

C.宇宙就是目前人类所观测到的总星系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又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A.高原农牧业 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 D.灌溉农业

【2】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料)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以下对我国农业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B.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有利于引进外贸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D.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处于 (高或低)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 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1】1937——2008年,该区域( )

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 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C.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 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2】 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人口数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