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②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 利:①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 ②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③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④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不利: ①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侵蚀后退; ②下游流量减少,珠江三角洲入海口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4)原因:①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②水资源利用率低;③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措施:①加强立法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工业和农业;③防治水污染;④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

【解析】

题目通过珠江流域及红水河的特征,考查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背景和方向。

(1)说明河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量和流速分析。红水河位于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流经我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地形崎岖,落差大,流速急,水力资源丰富。(2)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方面主要集中于发电、防洪、拦淤等方面。丰富电力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缓解当地能源不足;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拦蓄洪水、调节径流,利于减少珠江三角洲的旱涝灾害;拦截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下游泥沙淤积,利于通航等。不利方面主要从海浪侵蚀和海水入侵等方面分析,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淤积变弱,海浪侵蚀加剧,海岸出现侵蚀后退;下游流量减少,珠江三角洲入海口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上升,土壤盐碱化等。(3)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结合图中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可以大力发展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旅游业;梯级开发形成的广阔水域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紧邻东南亚,从东南亚进口木材,发展木材加工业等。(4)广东省降水量较大,雨季长,河流下游水量大,所以分析广东省严重缺水的原因主要从人为因素分析,广东省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解决措施要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加强立法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的合理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利用;积极发展节水工业和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环保部门加强监管,防治水污染;适当提高水价,减少浪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A. 生产利用效率低 B. 需求结构不合理 C. 人均拥有量少 D. 时空分布不均

2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 地面沉降 B. 水质下降 C. 降水增多 D. 土壤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南地区等日照时数线图。

材料二、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川酒制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2008年四川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中阴影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1)比较昆明和成都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昆明有春城之美誉。请你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

3)分析四川省打造白酒金三角,发展酿酒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A、C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 A、C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横断山脉

B. A区域内部植被由南向北基本上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更替

C. C区域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

D. A、C区域太阳辐射能都比较丰富

2关于B、D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D区域之间的界线之一的①处山脉是秦岭山脉

B. B区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C. D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 造成B、D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基础因素是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临近

A. 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 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A. 可全年航行 B. 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 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 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A. 中国巴西 B. 日本英国 C. 越南法国 D. 美国印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都为重工业基地,二者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 铁矿资源丰富 B. 煤炭资源丰富 C. 水资源充足 D. 内河航运发达

2图中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都为重工业基地,二者衰落的共同原因有( )

① 煤炭资源日趋枯②生产结构太复杂 ③生产结构单一④环境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借鉴鲁尔区发展经验,加快该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 ①②④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C点在昼半球

C.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D. 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 120°E B. 100°W

C. 60°E D. 2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1 870

1 841.5~1 935

1 894.5~2 000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至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

A. 南半球西风带 B. 南半球信风带

C. 北半球西风带 D. 北半球信风带

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 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 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 ④洋流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