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B.bC.cD.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答案】

1D

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近地面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判读,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答题。

1近地面风向的判定应首先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的特征是垂直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其次观察风向,由于是近地面,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右偏。D正确,A应是南半球近地面风向,B应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由低压指向高压,ABC错误。故选D。

2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风力大小主要受其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故不符合题意;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可以忽略其对风向的影响,故正确; D、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弱风力,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甲、乙、丙、丁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为外部再利用、给水处埋、自然水系统和废水处理。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社会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甲——给水处理 B.乙——废水处理

C.丙——外部再利用 D.丁——白然水系统

【2】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

A.地面沉降——取水(过度) B.水体污染——配水

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 D.资源型缺水——回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巴西萨尔瓦多市位于丘陵广布的半岛沿海平原上,人口稠密,约350万人,是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旅游业发达。当地政府计划修建连接萨尔瓦多市与西莫兹费尔霍市之间的跨海线路。2018年5月23日我国比亚迪公司的跨海云轨线路方案成功中标。下图为云轨线路图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云轨是运行在高架梁上的跨座式单轨列车,是新兴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普通交通相比,建设云轨的优点有

A. 建设线路短B. 载客量大C. 占地面积小D. 运行速度快

2巴西萨尔瓦多市跨海交通选择中国云轨主要是由于中国

A. 技术先进B. 政策优惠C. 资金充足D. 市场广阔

3萨尔瓦多市积极建设跨海云轨交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扩大城乡交通运输量B. 发展城市与海岸旅游

C.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D. 降低车辆噪音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严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该海区的海冰目前仍未被大规模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 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好 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海湾封冻会导致 (  )

A. 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 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 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 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3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水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海水结冰时间短 B. 海冰资源较少 C. 开采海冰难度大 D. 海水污染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新网2014年12月2日消息 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今天上午从山东青岛港起航,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自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派出首批护航编队后,已先后18次共派出50多艘舰艇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中国海军第19批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 

(2)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3)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    (“A”“B”)。

(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A. 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 B. 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C.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 D.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2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生态地理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A. 夏季风 B. 年降水量 C. 纬度因素 D. 地势起伏

3①、②、③、④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 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 街区的挡风防寒

C. 街区的通风散热 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2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海拔为1100~1500m,大部分为山前冲积扇平原,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丰富,现已建成多个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场,被称为“风电走廊”。近年来,河西走廊荒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河西走廊被称为“风电走廊”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必经地的条件。

(3)简述河西走廊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Ⅱ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A. 持续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阶段性原则

2与第Ⅰ阶段相比,第Ⅱ阶段农业生产模式对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

②保持农村环境的清洁卫生

③促进城市化进程

④提供清洁能源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3与第Ⅰ阶段相比,第Ⅱ阶段秸秆利用方式的优点是减轻了

A. 农民劳动强度B. 水土流失

C. 大气污染D. 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